榮景期尾聲 宜調節持股比重

榮景期尾聲 宜調節持股比重

對於邁入2020年的此時此刻,他指出,因正處於景氣最熱的「榮景期」,堪稱是最困難的投資時期。

Smart智富

2020/01/26

瀏覽數 8,882



整理/黃嫈琪

回顧2019年,美股持續創下歷史新高,台股也長踞萬點之上,身為投資人該繼續做多?或是保持觀望?

《Smart智富》月刊總體經濟專欄作家愛榭克(Izaax),2014年在美股持續創新高時,就曾預告美股將會持續呈現走多頭走勢,並成功預測道瓊工業平均指數將於2018年後突破2萬5,000點。

他認為,想要準確掌握股市的興衰,最好的方法就是透過總體經濟指標,了解此刻正處於哪一段景氣週期,進而採取適合的投資策略。
 
他最新出版的《景氣循環投資》一書,就完整分享各個景氣週期的
經濟指標判讀方式及投資策略分析。

其中,
對於邁入2020年的此時此刻,他指出,因正處於景氣最熱的「榮景期」,堪稱是最困難的投資時期。在這個階段,由於後面接續著衰退期,股市將會經歷「熱漲冷縮」,也就是先吹了泡泡,然後泡泡才破裂,往往會讓投資人在股市的上沖下洗之間,不是過早放空被軋到天上,就是過晚退出市場而遭受崩盤重擊。輕則白忙一場,重則面臨重大損失。

 
經濟
(圖片來源:pixabay)


為什麼到了景氣後期循環的榮景期,資本市場往往會出現「非理性榮景」?

這是因為,當經濟經過相當長期的景氣擴張循環後,幾個長線的趨勢會成形,並且不斷加強。

當國民財富提升,就會刺激更多的消費需求,也帶來更好的企業盈利增長, 讓企業敢去做更多生產和風險投資及創新應用。

而當整體市場從消費者、企業到投資人的樂觀氣氛不斷加強的同時,會讓整體市場的風險胃納度提高,並推升股票享有更高本益比,並在榮景期發揮到極致。

相對的,
景氣一旦墜入收縮循環,於景氣擴張循環出現的所有正向因子,都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快速惡化。下行景氣會讓國民財富縮水、失業大增,影響所及就是讓消費力開始急凍,企業也賺不到錢。

這樣的情況下,企業會撙節開支,不願投資和創新,最終導致整個市場悲觀氣氛瀰漫;大家不願意買進風險資產的情況下,會讓股市本益比不斷下修,但仍舊乏人問津。





 
股市較大型的修正,往往就會發生在「由景氣擴張循環進入景氣收縮循環」的這個階段。當整體市場的本益比從25倍下修至15倍的過程中,縱然整體盈餘不變,光是評價面的修正,就會讓股市下跌40%!
 
因此,他建議,在景氣復甦期、成長期,甚至是絕大部分的衰退期中,持股比重應該盡可能提高,甚至適度增加槓桿使用,都是可以接受的做法;「持股不足」反而是前述景氣循環週期中最大的問題(報酬率必然輸給全指數的被動投資)。

然而,
進入榮景期後,首先要調整的持股心態是:「持股必須充滿彈性,現金和避險操作的比重將適度增加。」股市走高的同時,投資人必須搭配適度的獲利調節,並於相對低檔處,確實依照總體經濟趨勢,考量是否再度加碼。

加入區間調節的格局之後,就有助於順利度過榮景期的許多波動考驗,順利在景氣週期循環過程中,持盈保泰、平安下莊。

簡言之,景氣後期循環的榮景期,
投資者可將目標簡化為:「盡可能追上大盤報酬率,但又能在崩盤前全身而退。」

當市場最終崩盤之後,相較於滿手套牢股票的被動式指數投資人,信奉景氣循環投資法的投資人,手上卻充滿了現金,足以在接下來的衰退期和復甦期從容布局,把握難得的財富重分配機會!


本文經Smart智富同意後轉載,原文請點此
 

繼續閱讀:
 
1. 滾大財富還是滾大負債? 借錢投資之前先想5件事

2. 訴求保本 新型投資保單熱銷

 
Smart智富 
關於作者-Smart智富

《Smart智富》成立於1998年,提供保險、退休規畫、消費觀念等投資理財領域的知識、情報與課程服務,以及透過旗下臺灣發行量最大的理財月刊-《Smart智富》月刊等財經暢銷書,全方位服務投資族群需求。
 
更多精彩文章請見「Smart財經好讀」:

http://smart.businessweekly.com.tw/Reading
 
Smart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smartmonthly
 
Smart智富

Smart智富

《Smart智富》成立於 1998 年,提供股票、基金、期權、黃金、外幣、債市、房地產、保險、退休規畫、消費觀念等投資理財領域的知識、情報與課程服務。旗下產品有台灣發行量最大的理財月刊-《Smart智富》月刊、排行榜常勝軍-《Smart智富》密技雙月刊、《平民股神教你不蝕本投資術》《權證小哥教你十萬變千萬》等財經暢銷書,以及 DVD、課程講座、大型論壇、Facebook 等,全方位服務投資族群需求。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