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蟬聯多年癌症死亡率首位!肺癌如何防範?讓肺癌專家告訴你

    8996 人瀏覽
    預防勝於治療,楊泮池院士指出,我們與歐美白人肺癌發生的族群是不太一樣的,而發生肺癌後的病理變化及基因突變樣態也不相同。因此,華人要預防肺癌,有兩個重要的要點。
     
    文/早安健康編輯部
     

    肺癌新冠肺炎,甚至已經與我們長相左右的各種流感,新的時代要有新的護肺策略。雖然病因或有不同,很多原理與應對之道是相通的,該怎麼做就讓肺癌權威、中央研究院院士楊泮池醫師告訴你!
     


    ▍台灣肺癌發生率為何如此高?
     
    「菸害防制法」於 1997 年正式開始執行,近 25 年來,成年男性吸菸比率從 50% 以上降到30% 以下,女性比率則大致維持 3% 至 5%。肺癌防治成果看似不錯,然而,衛福部公佈的資料卻顯示肺癌已蟬聯多年癌症死亡率首位,「特別是女性癌症死亡率第一位,不是
    乳癌子宮頸癌,而是肺癌」。
     
    大家都知道吸菸與肺癌關係密切,但是結合吸菸與肺癌兩項數字,可以發現,
    台灣肺癌病人不吸菸大約 53% 至 55%,比吸菸者多。與全世界相同的是,肺癌都是癌症死亡原因第一位;不同的是,歐美有七、八成肺癌患者都有吸菸病史。
     
    肺癌
    (圖片來源:pexels)
     

    不過楊泮池院士指出,以全球來看,不吸菸肺癌的比例也在提高,台灣只是比較早看到這樣的趨勢。這代表吸菸只是其中一個因素,與吸菸關連較大的肺癌型態,例如鱗狀上皮細胞癌與小細胞癌,案例確實有下降;與吸菸關連不大的肺癌,也就是肺腺癌,則呈現增加趨勢。
     
    肺腺癌最大的問題是
    早期沒有症狀。楊泮池院士解釋,肺腺癌一開始長在肺部較邊緣部份,而肺的神經細胞多分佈在在氣管、食道、心包膜等區域,因此初期較不易感受到。但是當開始咳嗽、咳血,病灶往往都已經擴展到神經、氣管、血管、胸壁,病程已經進入晚期,此時才發現已經太晚。
     


    ▍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肺癌防治新趨勢
     
    楊泮池院士強調,早期發現就可以早期治癒,建議有肺癌高風險的族群可以及早做低劑量電腦斷層掃瞄 (LDCT) 篩檢,不僅輻射量低,同時0.3~0.5公分的腫瘤都夠看得到。
     
    由於台灣多數肺癌患者並不吸菸,因此在一項 2014 年開始進行的 LDCT 研究計畫中,針對本身不吸菸,以及具有家族史、有二手菸曝露、慢性肺部疾病、廚房油煙曝露較高、沒有使用排油煙機等五項條件之一,收集了 12000 名受試者篩檢結果,第一次篩檢的結果發現肺癌比率為2.9%,比歐美 1.03% 要高,且 95% 以上都是第一期。
     
    楊泮池院士解釋這不是說台灣的發生率比歐美高,而是歐美的篩檢對象針對有吸菸的人口進行,實際上是沒有精準找到罹癌對象的緣故,這也代表了用對方法,就能及早找到需要治療病患。
     



     

    ▍肺癌預防勝於治療!定期篩檢、避開環境致癌源
     
    預防勝於治療,楊泮池院士指出,我們與歐美白人肺癌發生的族群是不太一樣的,而發生肺癌後的病理變化及基因突變樣態也不相同。因此,華人要預防肺癌,有兩個重要的要點。
     


    ✔基因檢測
     
    華人族群基因較「易感」,容易受外界致癌因子的影響,楊泮池院士建議一般人50歲時健檢可開始加入 LDCT 項目,如果狀況好且沒有家族史,之後每隔 3 至 5 年再做即可。由於致癌源曝露的環境與基因可能一樣,因此直系親屬如果有家族史,就等於是肺腺癌的高危險群,楊泮池院士建議自己在達到親屬發病的年齡時就要開始篩檢。
     


     ✔環境致癌源:空氣汙染、PM2.5 
     
    楊泮池院士提醒,盡量避免接觸,同時也當然要盡力改善。個人方面做好必須要的防護措施,例如戴
    口罩
     
    楊泮池院士指出,
    PM2.5其實是很多種微粒組成,會引起的疾病前兩名為心血管疾病與腦中風,第三名才是肺癌與慢性肺部疾病。這是因為 PM2.5 進入血液,會啟動免疫細胞,並產生發炎反應,包括細胞激素大量釋放,引起血管收縮、血液凝固,長期下來就會造成血管病變。
     

     
     
    原文經早安健康同意後轉載,原文請點此
    此為《早安健康》6月號《強肺!啟動全身防護網》部分內容,完整內容請洽《早安健康》6月號
     
    繼續閱讀:

     
    1. 24歲女不吸菸、無家族史卻罹肺癌長達9年興趣害了她
     
    2.
    濕衣服晾室內竟可能致命!揪出家中5大傷肺隱形殺手


  • 更多福利補助、長照資訊,每日傳遞給您
    快來加入愛長照Line↓


        


愛長照謝謝您長期的支持,如果您對內容有任何疑問,或想提供更多
 新的長照資訊給我們,歡迎聯絡我們:service@ilong-termcare.com
  • 愛長照定位:解決照顧者疑惑的社群、整合長照專業者的論壇、關心長期照顧者的媒體
  • 愛長照宗旨:希望,互助,愛心,陪伴
    • 愛長照訂閱電子報
    • 追蹤愛長照
© 2016 i Long-term care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