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藥物納健保 晚期癌友命運新希望

肺癌藥物納健保 晚期癌友命運新希望

李岡遠醫師說明,晚期肺腺癌無法以手術清除腫瘤,以全身性治療為主,目前肺癌走向精準醫療,患者應優先基因檢測,找出相對應的標靶藥物,若無基因突變,則能選擇化療、免疫治療。

健康醫療網

2020/09/02

瀏覽數 6,794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

一名40多歲女性癌友,肺腺癌不幸復發,由於腫瘤具EGFR突變,卻擔憂標靶藥物副作用與自費經濟負擔大而猶疑不決,體內腫瘤已開始變大。所幸2020年新增多種晚期肺癌標靶藥物健保給付規範,該患者因此受惠,目前控制良好。患者也分享,感謝健保德政,讓平凡家庭的患者,也有機會在第一線使用與國際接軌的治療藥物。


▍肺腺癌發現多晚期 不抽菸女性比例高

最新衛福部公告108年國人十大癌症死亡率,肺癌多年位居第一名,號稱新國病,其中又以肺腺癌為大宗。診治上述患者的雙和醫院胸腔內科李岡遠醫師(雙和醫院研究副院長)表示,肺腺癌早期常無明顯症狀,發現多晚期,且不抽菸女性比例高,甚至有年輕化現象,50-60歲即罹癌,且晚期治療面臨抗藥性的困境。


▍肺腺癌走向精準治療 基因檢測找標靶藥物

晚期肺腺癌如何治療?李岡遠醫師說明,晚期肺腺癌無法以手術清除腫瘤,以全身性治療為主,目前肺癌走向精準醫療,患者應優先基因檢測,找出相對應的標靶藥物,若無基因突變,則能選擇化療、免疫治療。

李岡遠醫師強調,晚期肺腺癌治療目標,是使腫瘤縮小,減少腫瘤毒素釋放,改善生活品質,讓患者存活越久越好。標靶藥物可針對腫瘤精準打擊,有效率高,且副作用相對化療小。尤其台灣肺腺癌患者中,高達50-60%具有EGFR基因突變,適用EGFR標靶藥物

▍健保給付標靶藥物 患者一大福音

李岡遠醫師指出,第一、二代EGFR標靶藥物療效相當,雖然副作用較化療輕微,但有些患者仍須忍受甲溝炎,眼睛嘴巴黏膜受傷和腹瀉等副作用,且平均用藥1年後腫瘤出現抗藥性,必須轉為其他標靶治療、化學或免疫治療。

第三代EGFR標靶藥物有相較傳統標靶顯著療效,副作用主要為腹瀉、皮疹等,多數病人皆可耐受。過去健保只有給付第一、二代標靶藥物具有EGFR-TK基因突變之局部晚期或轉移性肺腺癌之第一線治療。目前健保已包含了第一、二、三代標靶藥物,第三代標靶給付包含了部分第一線使用標靶藥物,以及當第一、第二代標靶藥物失敗後的第二線標靶藥物。台灣肺癌治療方式與國際接軌,是患者的一大福音。


▍肺癌晚期不代表末期 選對藥物長治久安

李岡遠醫師呼籲,老煙槍、家族史等危險族群應定期肺癌篩檢,即早發現、治療;至於肺腺癌患者,晚期不代表末期,精準選對藥物,還是可以長治久安,未來新藥物研發,達成將肺腺癌當慢性病治療的目標。癌症治療,不僅僅是生存,更是為了生活。
 

原文經健康醫療網同意後轉載,原文請點此
 

繼續閱讀:
 
1. 【醫師聊天室】精準治療,攜手抗肺癌 
 
2. 肺癌免疫治療新藥搭化療 研究證實延長小細胞肺癌患者存活 

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

健康養生新聞資訊網路媒體

健康醫療網是以健康新聞、治療新知為主的全方位健康媒體平台,致力於提供最專業、最即時、最樂活的多元化資訊。 「健康部落格」邀請專業人士論述健康資訊。 分享更多更完善的保健知識與服務,成為民眾獲取健康知識的首選網站。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