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防金融詐騙?

如何提防金融詐騙?

只要做好評估與配置,即使遇到市場波動,資產有帳上跌價、虧損,並不會被騙得精光。所以投資,還是要透過市場上正常與合法管道交易,才能避免有被詐騙的風險!

Smart智富

2023/06/03

瀏覽數 4,294


文/吳易燁


當今社會中,投資與金融詐騙層出不窮,造成民眾財務損失和心理創傷。而近期發生「不動產借貸媒合平台im.B」詐騙案,受害者中不乏高知識分子。在網路資訊、媒體訊息量爆炸的時代,正確選擇投資管道尤為重要。近來常見的詐騙管道如以下4點:


✔ 電話詐騙

冒充銀行、政府機構、網路服務提供商等單位,以電話聯繫受害者,試圖獲取個人資訊、銀行帳戶資料或詐騙金錢。

✔ 網路釣魚

冒充合法網站或機構,發送欺騙性的電子郵件、訊息或廣告,引誘受害者點擊鏈接、揭示個人資訊或進行金錢交易。

✔ 社交媒體

在社交媒體平台上冒充他人身分,通過詐騙行為獲取金錢、個人資訊或其他敏感資訊。

✔ 短訊發送

透過短訊向受害者發送欺騙性的訊息,要求揭示個人資訊、銀行帳戶資料或進行金錢交易。

詐騙分子進行詐騙時,會有很多話術,如承諾高回報、保證還本、投資機會難得勿告知其他親友,或限量投資、投資標的不在台灣。當民眾投入資金,前幾次都能拿到本息,接著再煽動加碼投資,邀請加入飆股群組或私密社團等……。而民眾聽信話術想投資時,對方通常會要求在短期內付款。
 


無論是哪種手法或話術,最終就是要騙取金錢。最安全的自保方式,就是不要把資金匯到別人的帳戶,像代操、私募基金、借貸平台等,都不在可控範圍內,風險極大。

其次,應該保持警惕,勿隨意揭示個人資訊,確保與合法機構的聯繫,定期更換密碼,及盡量使用安全的網路和支付方式,投資時民眾應做好以下4點評估:

✔ 風險評估

對投資標的或商品潛在風險是否有相應的知識和經驗、是否有花時間去了解資訊、是否符合自己的投資目標和風險承受能力。

✔ 監管檢查

留意是否合法、發行或銷售商品的投資機構是否受到監理機構的監管。

✔ 績效調查

查看並確認投資經理人的身分和背景,是否具有相應的專業能力。

✔ 隨時監管

投資後應監控和檢視其投資的安全和可持續性,若發現異常應即時退場,贖回資金或報告有關當局。

公開發行的股票、基金、債券、保險等金融工具雖也有風險,但至少是在政府的監管下,房地產也有實價登錄資料佐證,只要做好評估與配置,即使遇到市場波動,資產有帳上跌價、虧損,並不會被騙得精光。所以投資,還是要透過市場上正常與合法管道交易,才能避免有被詐騙的風險!(本《Smart智富》專欄作者為台灣、中國、香港國際認證理財規劃顧問(CFP®))


 
原文經smart智富同意後轉載,原文請點此
 
 
繼續閱讀:
 
1. 詐騙集團鎖定最大肥羊 「這年齡」要特別留意! 
 
2. 聰明配置資產 保值又抗通膨 

 
延伸閱讀:
 

 

Smart智富

Smart智富

《Smart智富》成立於 1998 年,提供股票、基金、期權、黃金、外幣、債市、房地產、保險、退休規畫、消費觀念等投資理財領域的知識、情報與課程服務。旗下產品有台灣發行量最大的理財月刊-《Smart智富》月刊、排行榜常勝軍-《Smart智富》密技雙月刊、《平民股神教你不蝕本投資術》《權證小哥教你十萬變千萬》等財經暢銷書,以及 DVD、課程講座、大型論壇、Facebook 等,全方位服務投資族群需求。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