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聰明配置資產 保值又抗通膨

    5960 人瀏覽
    每常有人問他要怎麼投資,他都會建議,就定期定額一直買元大台灣50(0050)就對了,用追蹤市場指數的ETF(指數股票型基金)參與台股,就可以跟著台股一起上漲。

    整理/周明欣

    2019年《Smart智富》月刊251期報導的封面人物上流哥,是一位退役的基金經理人,股齡長達19年,歷經3次股災仍然屹立不搖,平均每年的投資績效都贏過大盤5.97個百分點。
     
    雖他在2019年離開職場,但仍熱衷投資與推廣投資教育,不但在臉書成立「上流哥投資理財粉絲團」,更出版了新書《上流哥:這年頭存錢比投資更重要》,期能協助散戶在艱困的投資環境中找出一條生路。

    在投資市場19年,他看過太多人賠錢連連,很難累積
    財富,最關鍵的原因就是缺乏正確的投資觀念。
     
    就以對股市的認識來說,他舉例指出一個常見的迷思,雖然長期而言,股市確實是持續往上,但你一生的
    投資期間,股市卻不一定一直在上漲?回顧美股的歷史,當股市到達高點之後一旦崩盤,可能要花10年、20年才回到原本高點。假設你就那麼衰,那10年、20年就是你的投資黃金期,你還沒等到指數漲回來,或創新高就死了,後來的數字就算繼續創新高,對你來說有意義嗎?你不覺得避開泡沫還是有一定重要性嗎?你怎麼不覺得你就有可能那麼衰呢?

    接觸過許多散戶的上流哥發現,近來常聽聞一種心態是,2008年的經驗可以重複,當時只有崩了1年,而且2009年就全部漲回來了,所以不太做風險管理。但他提醒,萬一下一次崩盤就像美股那樣要很久才能漲回來的話怎麼辦呢?

    因而,每常有人問他要怎麼投資,他都會建議,就定期定額一直買元大台灣50(0050)就對了,用追蹤市場指數的ETF(指數股票型基金)參與台股,就可以跟著台股一起上漲。但是,大概從2014年、2015年開始,他發現整個股票市場都是熱錢主導,漲是漲評價,不是漲獲利,這樣就有泡沫的成分了。再從各項評價指標來看,多數資產也幾乎都達泡沫程度。






    然而翻開投資歷史,很少見(或是說沒有)泡沫是長期可以軟著陸,幾乎都是以崩盤結束,因此,泡沫崩盤是很難躲開,只要有參與市場的人都會「中獎」。多數人對泡沫的想法是我就跟著參與上漲,下跌前或下跌時跑掉,但是實務上,有參與的人很難跑得掉。

    既然泡沫很難躲,那投資人可以怎麼做呢?如果考量配息股景氣風險要低,那麼金融股不算,塑化股不算,中鋼(2002)也不算,雖然這些傳產股很多是散戶偏愛,但是,如果遇到油價下跌、景氣反轉、股市系統風險,都還是有股價對折的風險。
    至於公用事業股則可以考慮一下,大家可以去買一點電信三雄的股票,然後最好配息的組合也要分散產業。如果你沒能力挑到好的、安全配息股,那就只買電信股15%好了。

    總結來說,上流哥目前建議的資產配置是30%~50%以下風險資產(股票、債券各半)、10%~20%安全配息股組合、30%貨幣基金(現金)、5%~15%黃金,這樣組合就相對安全、又有一定抗通膨能力,預期未來10年報酬率平均約2%~5%。

    後面隨著市場開始崩盤後,可以慢慢的加碼風險資產,而屆時就參考美股席勒本益比,從30倍一直往下買到15倍,甚至要評估超跌到10倍的機率,而且每次加碼的比重要低,不能1次、2次加碼就把持股部位加到滿,要有辦法加了5次還有很大空間繼續加碼。

    除了依據往下跌的幅度來考量加碼的次數之外,也必須考量時間性,上流哥以經驗建議,要把攤平的時間拉長到3年~5年,甚至要保守到即使不景氣延續5年,那時候還有子彈。然後當股票和債券都回到正常價格後,你再買到被動式投資建議的正常配置水位:50%股票、50%債券。

    另外,在股市長期下跌的中間,會有很多次反彈讓你感覺像是多頭,不過千萬別上當,反彈時就停止加碼,等到後續又破底再來繼續加碼。

    上面講的只是流動資產的配置,如果投資人還持有房地產,又得額外負擔如此龐大資產比重的不動產跌價風險。假設租金收益率從2%漲到4%,就表示房地產可能會有50%的跌幅。因此,如果可以的話,他建議在目前高房價的情況下不要買房了,租房子就好。這樣才能在泡沫破裂時全身而退,這時不要再去多想賺更多報酬率了。



     
    本文經Smart智富同意後轉載,原文請點此
     

    繼續閱讀:
     
    1. 榮景期尾聲 宜調節持股比重

    2. 訴求保本 新型投資保單熱銷

     
    Smart智富 
    關於作者-Smart智富

    《Smart智富》成立於1998年,提供保險、退休規畫、消費觀念等投資理財領域的知識、情報與課程服務,以及透過旗下臺灣發行量最大的理財月刊-《Smart智富》月刊等財經暢銷書,全方位服務投資族群需求。
     
    更多精彩文章請見「Smart財經好讀」:

    http://smart.businessweekly.com.tw/Reading
     
    Smart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smartmonthly
     


  • 更多福利補助、長照資訊,每日傳遞給您
    快來加入愛長照Line↓


        
    Smart智富    資產    股票    不動產    經濟   


愛長照謝謝您長期的支持,如果您對內容有任何疑問,或想提供更多
 新的長照資訊給我們,歡迎聯絡我們:service@ilong-termcare.com
  • 愛長照定位:解決照顧者疑惑的社群、整合長照專業者的論壇、關心長期照顧者的媒體
  • 愛長照宗旨:希望,互助,愛心,陪伴
    • 愛長照訂閱電子報
    • 追蹤愛長照
© 2016 i Long-term care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