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憾!怕觸霉頭拒談生死 兒子背著手足幫爸爸海葬

抱憾!怕觸霉頭拒談生死 兒子背著手足幫爸爸海葬

兄弟姊妹說沒有聽到這個決定個個反對,阿明實在擱不下爸爸遺願,只好背著手足,把爸爸骨灰移出、完成海葬,雖然達成任務,心裡卻愧對手足⋯⋯這樣的遺憾不時發生,如果能提早談生死,讓自己和家人都能避免糾紛和困擾、不留憾。(圖/記者王燕華攝影)

橘世代:精彩人生2.0,展開人生新風景

2024/01/17

瀏覽數 3,975


文/吳韻恬


80歲老父親剛剛過世,大兒子阿明想起爸爸提過想將骨灰撒海,但當初在病床前聽到爸爸這樣說,覺得不捨、怕觸霉頭,不願再和爸爸聊下去,沒想到爸爸不在了,兄弟姊妹說沒有聽到這個決定個個反對,最後讓爸爸進塔。

但阿明實在擱不下爸爸遺願,只好背著手足,把爸爸骨灰移出、完成海葬 ,雖然達成任務,心裡卻愧對手足⋯⋯這樣的遺憾不時發生,如果能提早談生死,讓自己和家人都能避免糾紛和困擾、不留憾。


越不談越可能留遺憾,提高為自己和家人老後做準備的意識,祈願包含病危時的醫療決定、身後事,能照著意願完成,這樣積極面對死亡,是善終、不成孩子負擔的最好態度,避免因生前沒有談過,造成遇到突然的驟變不知道如何處理。

死亡咖啡館活動帶領人(主持人)郭慧娟 老師表示,想要生死兩安、不麻煩別人,要為醫療照護和醫療決議、身後事提早準備,跟家人談生死事其實有一些原則可循。


1. 先從「他死」談起

郭慧娟指出,人傾向對熟悉的名人發生的事充滿關心,剛好有彼此都知道的名人有講到、或發生相關事件,如果以此作為引導開始對談,是個自然的切入點。


2. 了解做決定的原因

郭慧娟強調,談死亡這件事要聊出後面的意義和價值,因為背後的原因才是有情感的,而不會是很表面的,詢問「為什麼」比「做什麼」更重要。例如「某某人他是採用晉塔的,那你為什麼想要選擇塔位呢?」


3. 重點是氣氛非話術

她指出,對談生命這件事,應該是一個情感交流的溝通,要讓對方感覺到真誠的態度,充滿關懷還有愛,當這樣的氛圍到位時,對方就會更有意願談下去,也不用期待一次到位、趕快談到決定,而是為未來能繼續談相關話題有個預備心理。


4. 傾聽、接納、不評價

有些人在談生死決定的時候,會習慣性地說「不要那樣做啦」「這種葬法沒有人這樣做」等等的語句,但是當死亡這個話題已經不是很討喜了,如果又被別人採取一種評價式的回應,會容易打退堂鼓,乾脆不要講了,這樣的口氣絕對要避免。


5. 從願意談的家人開始

有時候不要特別去硬碰硬,一定要家人一起聊,會有挫折感,從願意談的家人開始練習,或是嘗試會更容易,也可以複製成功的對話經驗。


6. 同理家人未準備好的心情

有些家人不願意的原因,可能是曾經經歷悲傷或心裡頭有些遺憾、有心結,對這樣的家人避免貼標籤責怪對方為何不願意談,應同理他的經驗,當越來越多周邊的家人願意談時,更有機會讓他敞開心。


7. 談之前先做好功課

做好功課能幫助對話流暢地進行,例如想談身後事,可是對做法全然不知,就很容易讓對話停頓下來,沒有做好準備就沒辦法繼續談下去。現在很好的是方便得到資訊,想要知道的主題透過網路搜尋,很快可以得到,就能回答對方、延續討論。


8. 沒有不能談的親友

有關於這點的認知非常重要,並且對不同的家人有不同的談法,這樣下一步才會啟動,也就是具有彈性的態度。

▍和子女談生死的提醒整理

郭慧娟表示,不只是了解長輩的想法,還有的情況是自己已經有預備心理了,但子女或後輩可能是不捨;可能是怕觸霉頭,每每開口想要談身後事的規劃,許多人的經驗裡或許會收到類似「不要說了,你一定會長命百歲」的回應,拒絕再談下去,郭慧娟也整理面對子女談話的要點,掌握住了就可以轉化對話氣氛。

 

(資料來源:郭慧娟提供 / 製表:橘世代)




原文經橘世代同意後轉載,原文請點此


 

繼續閱讀: 

1. 跟日本人學終活!寫「終活筆記」是種體貼 讓身後事不造成家人困擾

2. 【長照法律故事】一個人優雅的老去應有的準備:身後事、長照風險

橘世代:精彩人生2.0,展開人生新風景

橘世代:精彩人生2.0,展開人生新風景

熟齡資訊平台

橘世代是圍繞著「退休話題」的新媒體社群。 面對人生新階段,聚集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 你也有人生的夢想清單嗎?歡迎一起加入追夢的行列!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