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靜芸醫師的養生秘訣:每天空腹十二個小時,不易老-《不老的幸福》
57669 人瀏覽 -
-
-
2016/11/23
作者 寶瓶文化 -
-
-
-
-
-
作者/林靜芸
每天的最後一餐與隔天的第一餐,應相距十二個小時,讓腸胃休息。
小的時候,母親常講一個日本的龍宮童話「浦島太郎」,大意是這樣的:
有個心地善良的漁夫浦島太郎,他被大海龜帶到深海龍宮去玩。龍宮裡宛若天堂,浦島太郎不知不覺地待了三年。等他想家,大海龜載他回到岸上時,故里人物景象已全非。
(圖片來源:illust AC)
原來,龍宮的「三年」,竟是地上的「三百年」!
龍宮故事告訴我們,生命時鐘有快有慢。
近日的《紐約時報》有一篇報導,正與這方面有關。
美國聖地牙哥沙克學院發表了一項老鼠實驗:有兩組老鼠同樣給高糖、高脂飼料,另一組則餵食正常飼料。
第一組老鼠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可以進食,三十八週後變胖了,且有新陳代謝疾病(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
第二組老鼠限制一天只有十二小時可進食,雖然也是高糖、高脂飼料,但老鼠未變肥胖,也沒有罹患新陳代謝疾病。
第三組老鼠餵食正常飼料,一天十二小時進食,與第二組(高糖、高脂、十二小時進食)比較,除了皮下脂肪較少,肥胖或健康指數沒有差異。
進食時間過長造成的肥胖與新陳代謝疾病是可逆的。
(圖片來源:James Emer@flickr, CC BY-SA 2.0)
一天二十四小時進食的老鼠,在實驗中途被改成一天十二小時進食,健康狀況改善了;一天十二小時進食的老鼠,每週有一天被允許二十四小時進食(類似人類週末吃消夜),仍能維持良好健康。
人類的健康狀態由掌管「新陳代謝」的基因主宰,此基因受細胞的「生命時鐘」控制。
人類在地球上生活,地球的律動以「一天」為單位,「一天」因為陽光照射出現白天與黑夜,我們便以為細胞的生命時鐘也受陽光影響,每個人的時鐘快慢相同。
但是經由這項實驗及其他報告,科學家發現,每個人的細胞生命時鐘的快慢不同,個人的進食時間比陽光還關鍵!
一天中可進食時間愈長,細胞的生命時鐘愈快,使身體變胖、健康變差,易產生新陳代謝疾病。
我們知道消夜對身體不好,從這個實驗看來,太早吃早餐或太晚吃晚餐也都不好。
理想的第一餐與前天最後一餐之間,應相距十二個小時,也就是每天有十二個小時空腹,讓腸胃休息。
人類的壽命已知是由染色體末端的端粒控制,而所謂細胞的生命時鐘,每個人快慢不同。浦島太郎到了龍宮後,生命時鐘變慢,讓他活到了三百歲。
雖然我們無法去龍宮,但只要控制自己的進食時間在十二個小時內,就可以讓生命時鐘變慢,難怪台灣俗諺稱「活多久」叫做「吃多久」,其實很有道理啊!
(圖片來源:pixabay)
林靜芸醫師不老的幸福人生小秘訣,都在這:
《不老的幸福》作者/林靜芸
本文經寶瓶文化同意後轉載,更多本書的精彩內容,請按此了解更多
―――
◎ 愛長照謝謝您長期的支持,如果您對內容有任何疑問,或想提供更多更新的長照資訊給我們,歡迎聯絡我們:8525icare@gmail.com
◎ 若您欲轉載文章內容,歡迎您透過 E-mail 來信與我們聯絡,討論相關事宜。切勿未經授權擅自下載、複製、更改、發行,或其他使用。8525icare@gmail.com
理想的第一餐與前天最後一餐之間,應相距十二個小時,也就是每天有十二個小時空腹,讓腸胃休息。 -
-
-
- ● 關於作者>>
- +看更多作者
-
-
-
- 出版媒體 寶瓶文化
- 寶瓶文化以最旺盛的企圖心在出版市場出發,「把事情做大」是寶瓶創社的信念。我們有最專業的精神與非如此不可的決心。我們深信,要做出版,就要做大眾出版,而以我們的專業、決心與意志力,必能讓作品有最完美的呈現,發揮最大的影響力。未來,寶瓶將繼續努力出版高品質且適合大眾閱讀的好書,希望藉此努力,能讓讀書成為全民運動!
文學、教育、視野。向自己提一個問,讀一本書,去探觸、延伸生命的邊界。
部落格:http://aquarius0601.pixnet.net/blog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aquariusfans
-
-
更多福利補助、長照資訊,每日傳遞給您
快來加入愛長照Li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