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停經婦女是骨質疏鬆症的高危險群-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22197 人瀏覽
    女性停經以後骨質會快速流失。女性比男性長壽,因此受到骨質疏鬆的影響就更為嚴重。隨著預期壽命的延長,骨質疏鬆已經成為停經婦女最重要的健康課題。 根據周輝政醫師所做的調查,停經 25 年以後將近有一半的婦女都有骨質疏鬆(資料來源:周輝政 91.11 由前臂骨骨質密度測量 880 位台北市婦女的骨質疏鬆比例)。

    文/台安醫院優生保健部主任:周輝政醫師;中國醫藥學院前婦產科主任:楊東川醫師 共同提供(依姓氏排列)
     


    ▍  停經婦女是骨質疏鬆的高危險群
     
    根據國內統計,六十歲以上的人口中,16% 患有骨質疏鬆症,其中百分之八十是女性。 女性容易罹患骨質疏鬆的原因如下:女性的骨質原來就比男性差。

    女性停經以後骨質會快速流失。女性比男性長壽,因此受到骨質疏鬆的影響就更為嚴重。隨著預期壽命的延長,骨質疏鬆已經成為停經婦女最重要的健康課題。
     
    根據周輝政醫師所做的調查,停經 25 年以後將近有一半的婦女都有骨質疏鬆(資料來源:周輝政 91.11 由前臂骨骨質密度測量 880 位台北市婦女的骨質疏鬆比例)。

     
    woman-bench-blonde-pexels.jpeg
    (圖片來源:pexels)

    就目前的醫學來說,骨質疏鬆只能預防,並沒有有效的治療方式,尤其一但發生骨折,很難復原。因此更年期婦女應該及早做好保骨的工作。
     
    另外,對骨頭而言,骨細胞需要性腺激素的滋養,才能維持正常的骨質流失與建構的平衡。其實
    女人從 35 歲左右,骨質就已經開始逐漸流失了,到更年期開始,由於雌性激素分泌急速降低,骨質流失速度嚴重增加,骨本逐漸消耗,因而容易導致「骨質疏鬆症」的產生,造成脊椎壓迫性骨折,像是駝背、身高變矮,「老倒勼」,更嚴重的是髖骨骨折,進而造成行動不變,影響老年的生活品質甚鉅,這是每一位更年期以及停經後婦女不可不注意的大條代誌。
     
     

    ▍  東方女性易患骨質疏鬆  
     
    東方人由於飲食習慣和體質的關係,較少飲用牛奶和食用其他乳製品,鈣質的攝取量普遍不足,也就較西方人容易罹患骨質疏鬆症。


    國人乳製品的攝取量大約只有西方人的一半,所以中國婦女的骨質密度,平均比西方婦女為低,也就容易罹患骨質疏鬆症。中國大陸的骨質疏鬆人口據估計約有六千萬以上,相當於台灣全人口的三倍以上,這種情況隨著經濟的發展以及社會的高齡化,會更進一步惡化。

    有些骨質疏鬆是由於慢性病或是用藥所造成的,例如︰洗腎患者、長期服用俗稱美國仙丹的類固醇、長期使用制酸劑(如胃乳)等等,很容易造成骨質的流失。

    有許多中草藥之中被摻用了類固醇,如果在不知情之下大量服用,也會造成骨質流失。另外,也有些婦女因為疾病而切除了兩側的卵巢,或者是發生不明原因的早期卵巢衰竭。
     
    這些情況由於身體缺乏雌激素,使得體內的骨質提早流失,骨質疏鬆的發生率也就較一般的婦女為高也較為嚴重。根據統計,美國約有兩千五百萬骨質疏鬆的患者,女性患者佔了百分之八十。
     
    超過七十五歲的婦女,罹患骨質疏鬆的比率更高達百分之九十!我國的狀況根據國內幾家醫學中心的研究,超過六十歲的女性罹患骨質疏鬆症的比例超過百分之十六,對於老年婦女的健康形成潛在的威脅。
     
    老年婦女的骨折不只是醫療上的問題,七十歲以上的女性大約有百分之四十會因為大腿骨骨折導致行動不便,需要長期臥床和別人的照顧,更有百分之十左右因而死亡。
     
     
     

    ▍  骨質疏鬆常侵犯的三個部位
     
    骨質疏鬆常侵犯的部位主要有三個:
     

    一、脊椎骨:
     
    脊椎骨負擔全身的重量,一但骨質疏鬆的程度使得脊椎骨無法再負擔全身的重量,脊椎骨就會像海綿一樣被壓扁,我們稱之為「壓迫性骨折」。
     
    通常會有幾個症狀,首先是身高變矮,也就是俗語所說得「老倒縮(台語)」;如果是腰部的脊椎發生病變就會發生厲害的腰痠背痛;如果是胸部的脊椎骨產生骨折就會發生駝背的現象;在很厲害的例子由於身高減少很多肋骨直接接觸到骨盆,兩塊骨頭互相摩擦會感到相當疼痛,連走路都不太容易,呼吸也會感到困難。
     
    54aba856de7944ae255d75bfa29661ef_s.jpg
    (圖片來源:photo AC)
     
    二、股骨(大腿骨)頭部:
     
    老年人由於行動較不靈活常常會跌倒,一但骨質較為疏鬆,跌倒時往往會發生骨折。最常發生骨折的部位為大腿骨頭部和手腕,七十歲以上的女性這兩個部位的骨折發生率遠遠超過同年齡的男性。大腿骨頭部的骨折尤其嚴重,不但需要開刀、恢復很慢、也常常會危及生命。
     
    一旦發生大腿骨頭部的骨折,大約有 10-25% 的病患會在一年內死亡,另外 25% 在一年內無法行走;有 40% 或是更多,必須依賴他人生活,所以是一種相當嚴重的疾病。
     

    三、手腕骨:

    往往在跌倒用手撐地的時候產生骨折。骨質疏鬆就像是人體的海砂屋,外觀和一般的房屋一樣漂亮,但是只要小小的震動天花板就一塊一塊掉下來了;也像被白蟻蛀空的木頭一樣,外表看不出來,但只要輕輕一碰就原形畢露了。
     
     

    ▍  如何預防骨質疏鬆
     
    延緩骨質疏鬆症的最好辦法就是運動,只要全身的骨骼都受到足夠的張力和拉力,便能產生效果,國民健康署提供存骨本三秘訣如下:
     

    一、頂天:適度曬太陽
     
    首先是適當日曬來增加體內維生素 D 轉化,一般情況下,
    可以每天在上午 10 點以前或下午2點以後陽光不是最強烈的階段,不要擦防曬乳,曬太陽 10 到 20 分鐘,但注意不要曬傷。藉此透過維生素 D 幫助人體從腸道中吸收鈣質,以避免骨鈣合成不足而導致骨鬆,同時也可預防多種慢性疾病發生機會。
     

    二、立地:荷重運動

    荷重運動主要是腿部和足部為了支撐身體,骨骼和肌肉須花費力氣來對抗重力的運動。從事荷重運動可以藉此增加骨質密度和強健肌肉,助於改善身體的協調與平衡,降低跌倒和骨折的風險,建議民眾可多從事健走、慢跑、爬樓梯、舞蹈、登山、跳繩、舉啞鈴操(雙手拿約 0.5~1 公斤的啞鈴或同等重量之安全物品)等具有對抗地心引力之荷重運動,以增加與維持骨質密度。
     

    三、高鈣:增加鈣質食物攝取
     
    乳製品(鮮奶、優格、起司)是飲食中最容易獲得鈣質的來源之一,當中也包含身體所需的其他營養素,亦可
    多攝取深色蔬菜、傳統豆腐及小魚乾等富含鈣質的食物。
     
    蛋白質攝取量也占了均衡飲食中重要的一環,因為蛋白質攝取量不足不但會影響骨骼生長,還會導致肌肉密度與強度降低,進而造成銀髮族跌倒風險提高,所以亦可多攝取肉類、豆類和堅果等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以提供身體所需的必需胺基酸。
     
    除了飲食均衡之外,還需要保持適當體重,不吸菸及節制飲酒,避免過度飲用咖啡,避免熬夜等不健康生活形態。
     
    萬一民眾經診斷罹患骨鬆,仍需養成正確的飲食和規律運動的習慣,但個別運動計畫及強度,應與醫事專業人員討論,以免發生骨折。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也應提高警覺,改善居家生活環境,慎防跌倒,以降低骨折發生的機會。
     
    milk-cheese-pixabay.jpg
    (圖片來源:pixabay)
     
    原文連結:衛福部國民健康署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守護您的健康人生:
       
    ―――
     

     



  • 更多福利補助、長照資訊,每日傳遞給您
    快來加入愛長照Line↓


        


愛長照謝謝您長期的支持,如果您對內容有任何疑問,或想提供更多
 新的長照資訊給我們,歡迎聯絡我們:service@ilong-termcare.com
  • 愛長照定位:解決照顧者疑惑的社群、整合長照專業者的論壇、關心長期照顧者的媒體
  • 愛長照宗旨:希望,互助,愛心,陪伴
    • 愛長照訂閱電子報
    • 追蹤愛長照
© 2016 i Long-term care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