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長照2.0到底有多缺人?照護員不足,醫護人員也不足--治療師告訴你,不願進場的三大理由
51912 人瀏覽 -
-
2017/02/17
作者 物理治療師 邱顯傑 -
-
先說結果,跑長照的治療師都是兼職的。
長照2.0來襲,有著專業復健知識的治療師,是不可或缺的一環,但是知道治療師很重要,不代表治療師有意願進入長照體系服務。讓我們用治療師的角度來看,為什麼治療師都在場邊看,而不選擇進場。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
第一,看不見的成本
目前的居家復健是採按件計酬,那會有什麼影響呢?首先,目前服務一次需要50分鐘,治療師大約可以拿一千元,但這包含很多看不見的成本,例如:交通成本、行政文書成本等等。這些工作時間並沒有包含在服務的50分鐘之內,需要治療師額外花費時間與精力去處理的,更不用再提那些偏遠地區的居家復健了,交通與時間成本自是其他地區的好幾倍。
第二,抽成無限制
目前的居家復健,通常由治療師的地方公會承接,而公會本著推廣治療師專業與服務會員的精神,並沒有向會員收取多少服務費,但這樣的收費,是沒有規定的標準的,在主管機關沒有規範的情況下,如果未來由營利組織來營運,試問服務單位的利基在哪裡?一定從治療師的服務費扣,這樣的勞動條件,有人會說是由勞資自由市場去定義,但試問未來的長照市場是自由市場還是壟斷市場呢?
(圖片來源:pixta)
第三,案量不足或不穩
這個原因一定很多人會問,在這個人口急速老化的時代,應該有很多居家復健需求的個案才對啊?怎麼會有案量不足,或是不穩的問題發生呢?
針對這個問題,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來解釋。
一個是長照服務一年最多12次,也就是說,治療師大約一個月去一次,但如果是去過復健科診所復健的讀者就會發現:不對啊?我去復健科的頻率可能是一個禮拜兩到三次,怎麼比這些居家復健的老人還多呢?
或許這一個舉例有人會覺得不適切,但是否能透露出問題所在了?
另一個問題是被服務者的意願。意願高低除了觀念差異之外,自付額的多寡,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健保一次50元,居家復健則是一次500元;十倍的價差,是不爭的事實!治療師在推行的過程自然會遇到阻力。所以綜合以上兩點,治療師的案量自然就受到了影響。其實,治療師全職做居家復健的人不是沒有,但真的是少數,甚至做兼職的治療師也是少數。
解決的方案不是沒有,只有長照工作單位的勞動條件比醫院好,才有人願意去長照領域服務,要不然,訓練出再多的人都一樣,無論是照護人員或是醫護人員都不願意「下場」,隨著高齡化的速度,「長照人力缺乏」將是會經常被談論,卻不容易解決的嚴重課題。
(圖片來源:pixta)
請重視長照人才,感謝他們的付出,尊重他們的專業:
物理治療師|邱顯傑
點此了解邱顯傑>>
只有長照工作單位的勞動條件比醫院好,才有人願意去長照領域服務,要不然,訓練出再多的人都一樣,無論是照護人員或是醫護人員都不願意「下場」,隨著高齡化的速度,「長照人力缺乏」將是會經常被談論,卻不容易解決的嚴重課題。 -
更多福利補助、長照資訊,每日傳遞給您
快來加入愛長照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