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因「現實」而成為計程車司機,透過每天觀察城市變化,維持高年收入-《尋找55歲後的生活方式》
50歲因「現實」而成為計程車司機,透過每天觀察城市變化,維持高年收入-《尋找55歲後的生活方式》
計程車司機的基本工作模式是1天最多工作21小時(含休息與加班),隔天休息1天,聽說莅戸先生花了快1年的時間才習慣這種做1休1的工作模式,但是和之前的工作相比,與家人相處的時間卻變多,目前很滿意這樣的生活方式。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4/21
瀏覽數 25,595

作者/55+ Life Design室
▍ 莅戸宏一先生(61歲)-計程車司機

曾在印刷公司擔任業務工作的莅戸宏一先生,在2004年的49歲時決定轉換跑道,變成計程車司機。
「在上個工作中,我已經做到部長的職位,不但責任變得愈來愈重,受到束縛的時間也變得更長,覺得工作非常辛苦,而且開始與社長的意見相左,最後終於決定辭職。後來也不斷尋找下一個工作,但一直沒有找到,因此,找上自營計程車司機的姊夫商量加入計程車行的事情。」
當時姊夫介紹了法人相關客戶較多、收入比較穩定、評價也不錯的「國際汽車」這家計程車行。隨後,莅戸先生立刻前往該車行位於住家附近的營業所,接受面試和健康檢查後,立刻決定加入車行。在車行的補助下,首先取得普通第二種小客車營業執照,接著繼續通過相關地理考試才能在東京、神奈川、大阪中心行駛,進入車行1個月左右就開始駕駛計程車上路。
如果說完全不擔心那是騙人的,一開始時果然非常緊張。不過,從年輕時就已經開始開車、過去又跑過業務,所以在待客方面並不覺得辛苦。莅戸先生表示當時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已經沒有退路,「不做不行」。

(圖片來源:pixta)
「現在已經熟悉路況、工作得非常開心,覺得這份工作簡直就是自己的天職。工作時絕對不會忘記的是禮貌的問候以及確認行經路線等,當客人坐上車,告知目的地後,我會先建議走哪條路,確認客人說沒問題後再出發。
那是因為有些客人想要下車的地方可能目的地都相同,但有時候走不同的路反而會比較快。當然如果客人有指定想走的路線,還是會依照客人的指示行駛。如果沒有事先問清楚可能會產生糾紛。」
如此說明的莅戸先生,態度極為客氣,讓人倍感親切,聽說這和他在計程車中工作時的態度一樣。當然除了是莅戸先生的人品之外,也可能是因為他之前曾經擔任業務工作的緣故吧。不過,莅戸先生還是會有自己的一套作法,那就是「對男性乘客說話時清楚大聲,對女性乘客說話時輕聲細語。」
計程車司機的基本工作模式是1天最多工作21小時(含休息與加班),隔天休息1天,聽說莅戸先生花了快1年的時間才習慣這種做1休1的工作模式,但是和之前的工作相比,與家人相處的時間卻變多,目前很滿意這樣的生活方式。
2015年的年收入約為600萬左右,據說很多計程車司機工作超過10年以上,收入都會慢慢下降,但莅戸先生自從進入車行後,每年的收入都不曾比前一年大幅減少,他很大方地告訴我們這其中的祕訣。
「都市內的街道變化瞬息萬變,新大樓如雨後春筍般不斷冒出,因此我會仔細觀察新大樓的建設狀況,只要蓋好新大樓,就會調查裡面進駐了哪些公司、在什麼時間進出多少人等。只要在人多的時候開計程車前往,遇到乘客的機會自然會增加;相反的,如果以前經常載客的地方,因為環境變化而變得比較沒有人搭計程車時,就盡量不開往那裡,每天的觀察、調查相當重要。」
另外會盡量選擇在早上時間開往市區,晚上時間則開往郊外。因為車流的地點也會隨著時段產生變化。白天就在丸之內等商業區到處載客,晚上1點過後則開往銀座,之後往渋谷或六本木尋找深夜回家的乘客。載完客人之後,並不會立刻回到自己熟悉的勢力範圍,而是會開往可能會有新客人的附近地點繞一繞。

(圖片來源:pixabay)
莅戸先生會確實做好上述的祕訣,盡可能減少計程車的空車率,聽說,莅戸先生的載客率約為60%左右,比平均值的50%還要高上1成,算是相當不錯的數字。
車行裡面的氣氛相當融洽,同事之間都會坦率地交換資訊,只要知道有什麼地方沒有客人,就會立刻告訴大家,也會彼此通知哪些地方乘客較多。計程車靠的是遇到乘客的機率,即使告訴同事有哪些地方人潮較多,對自己的成績也幾乎不會有什麼影響。
「和年齡大小無關,只要努力就能獲得高薪便是這個職業的醍醐味,在我們國際汽車車行裡面,也有70歲以上的長者還在工作。銀髮族有些地方比年輕人占優勢,例如比較會接待客人等。尤其是目前逐漸邁向高齡化社會,大家對計程車司機這個職業,應該也會漸漸覺得是件有意義的工作吧。現在甚至有大學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投入這個領域,就表示這個職業的地位已經開始慢慢獲得改善。」
莅戸先生最近打算參加個人計程車駕駛的考試,因為已經符合「在法人單位(車行)工作10年以上且近5年都沒有肇事、違規」的資格。
「總有一天,想要開個人計程車測試自己的能力,因為能夠不受任何人指示、在法律範圍內自由地規劃自己的工作,真的是充滿魅力。目前的房子還有貸款,也想要到處旅行享受興趣,所以只要身體還硬朗,就會一直努力下去。」

(圖片來源:pixta)
繼續閱讀:
更多《尋找55歲後的生活方式》的文章:

《尋找55歲後的生活方式》作者/55+ Life Design室
本文經馥林出版社同意後轉載,更多本書的精彩內容,請按此了解更多
分享
文字
100%
120%
140%
Related Articles
延伸閱讀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