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腸躁症

共有 7 則相關文章

病症知識
大學生長達兩年腹痛腹瀉! 不是壓力大是腸道在作怪
發炎性腸道疾病又分為潰瘍性結腸炎及克隆氏症,好發於20至40歲左右的大學生或上班族,常出現腹痛、腹瀉、血便及體重減輕等症狀。
健康醫療網
2020/01/17
樂活養生
乾癬性關節炎,保養重點看清楚
林聖堯醫師提醒,抽菸、喝酒會讓乾癬惡化,務必要避免。且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不要熬夜,千萬不能因有生物製劑治療就持續抽菸、喝酒、熬夜,這樣很可能讓症狀再次惡化。
照護線上
2019/12/11
病症知識
別信偏方!改善潰瘍性結腸炎,醫師圖文解說
王俊偉醫師提醒,潰瘍性結腸炎初期症狀與腸躁症、腸胃炎類似,但若長期有慢性腹瀉、甚至偶有解血便的情形,務必盡早就醫,及早診斷及早治療,預後才會較佳。
照護線上
2019/12/08
樂活養生
紀政半年瘦20公斤、尿失禁也改善...就靠這1件事
世界衛生組織發表的〈飲食、身體活動與健康全球戰略〉指出,18歲以上的成年人及老年人,每周至少要有150分鐘以上的中等強度有氧活動,每次持續10分鐘以上;對於忙碌或沒有運動習慣的人而言,不失為入門準則。
早安健康
2018/06/11
樂活養生
台灣人的腸道已不堪虐待!預防腸道致癌之道-《身體不健康,腸漏先知道》
根據過去的研究,因為遺傳因素而罹患大腸癌的患者僅佔百分之二~五左右,而高油脂、高熱量、低纖維食物已是公認的大腸癌危險因子,導致了菌叢失衡和體內的慢性發炎,這正是造成大腸癌的機轉。
三采文化Suncolor
2018/05/07
病症知識
「緩瀉劑」竟是最常用藥前五名,臺灣人多半有便秘困擾,怎麼解決排便問題?
台灣營養基金會曾針對臺灣上班族進行便秘與飲食行為調查,發現有近半數(47.2%)上班族為便秘所苦。許多人經常要買緩瀉劑,更有人家裡一定要備有通腸用的「沅腸」。義大醫院胃腸科醫師王文𤦎表示,現代人的便秘主因與生活習慣有關,如果能多喝水、多運動並多吃蔬菜,大多可保腸道通暢。
資深醫藥記者 丁彥伶
2018/04/13
樂活養生
神經科醫師:每個人一生中,多少有一次自律神經失調
從正確呼吸和聽一首全世界最放鬆的音樂開始;接著,學會超有效的穴道按摩;還有生活中的衣服、香氛、飲食等細節,睡前輕鬆地做些伸展。我們也邀請了幾位專精自律神經保健的中、西醫師,為你詳細說明臨床治療的狀況,更提供獨門解方,要陪你一起掌握健康。
早安健康
2016/09/26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