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視人生財務的「代辦事項」

正視人生財務的「代辦事項」

終活有各種形式,而該片筆記中關於財務的「代辦事項」即財產的繼承權安排,也就是預立遺囑,其實是一種對自己負責及對親人的愛,因為任何人都無法掌握下一秒的事,且要在意識清楚的狀態所立,最好做公證的遺囑,日後較不會有爭議。

Smart智富

2019/11/24

瀏覽數 11,339



文/駱潤生
 

日前媒體報導,以說鬼聞名的某知名作家,數年前遭電話詐騙,近日又傳與年齡差甚鉅的女性友人過從甚密,家人起了危機意識,先後做了預立遺囑及房產信託的安排。思及人一生努力,除了溫飽,自我實現外,最終期望家庭和樂,尊嚴無慮的完勝人生,其中重要的關鍵是「預先做好規畫及安排」。
 
幾年前看過一部日本紀錄片《多桑的待辦事項》,主人翁砂田知昭在公司打拼超過40年,退休不久即診斷出
胃癌末期,時間不多的他,著手寫出自己的「終活筆記」。筆記中的「待辦事項」,包括和孫女玩耍、家族旅行、受洗、對老婆說人生第一次的「我愛你」、臨終前不斷跟親人說著「對不起」、「謝謝你」、「我愛你」簡單卻親情滿溢的詞語,令人動容。這部片也讓高齡化的日本,興起了一股「終活」風。
 

終活是正視死亡,令自己的人生可以貫徹始終而做的準備。「自己的餘生如果不好好規畫,往生後,家人會很困擾的。」片中金句,道盡日本禮儀文化中,「不可對他人造成困擾」的中心思想,很多長者存這種信念為自己身後事做準備。同樣面臨高齡化社會,日本人正面迎戰老化的積極心態,相對於台灣人較避諱談生死,值得我們借鏡。
 
遺囑
(圖片來源:photo AC)
 
終活有各種形式,而該片筆記中關於財務的「代辦事項」即財產的繼承權安排,也就是預立遺囑,其實是一種對自己負責及對親人的愛,因為任何人都無法掌握下一秒的事,且要在意識清楚的狀態所立,最好做公證的遺囑,日後較不會有爭議。
 
預立遺囑有以下3點好處:
1. 清楚交代自身意願,並隨時可更改。
2. 向死而生,為人生做階段性盤點。
3. 事先安排財產分配,降低爭產紛爭。
 
若擔心財產繼承人年幼或是不善管理,可進一步安排「
遺囑信託」。遺囑信託是由立遺囑人(委託人)訂立遺囑,在遺囑中載明將全部或一部分財產成立信託,委由受託人(自然人或法人)在委託人去世後依遺囑內容執行信託,完成遺產分配並照顧繼承人(受益人)。可說是從墳墓中伸出的一隻手,繼續委託人照顧遺族的意志。
 
「遺囑」及「遺囑信託」雖好,但也常發生遺囑有瑕疵而被挑戰爭訟,連帶信託也無法執行。因遺囑屬「要式行為」,須符合法定形式,若想確保生前所立遺囑效力,除思慮清晰時及早安排,並委請專業人士外,實務上也有先成立信託,再加上遺囑,可為另一種考量。(本文作者現為國際認證理財規畫顧問(CFP®)、台灣理財規畫產業發展促進會副理事長)

 
原文經smart智富同意後轉載,
原文請點此
 

 
延伸閱讀:

 
1.
安養信託讓退休保障更完善
 
2.
失智富翁被誆騙數億元…用公益信託+監護宣告守住失智長輩財產


推薦閱讀:
 
 


關於作者-Smart智富
 
《Smart智富》成立於1998年,提供保險、退休規畫、消費觀念等投資理財領域的知識、情報與課程服務,以及透過旗下臺灣發行量最大的理財月刊-《Smart智富》月刊等財經暢銷書,全方位服務投資族群需求。
 
更多精彩文章請見「Smart財經好讀」:

http://smart.businessweekly.com.tw/Reading
 
Smart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smartmonthly
Smart智富

Smart智富

《Smart智富》成立於 1998 年,提供股票、基金、期權、黃金、外幣、債市、房地產、保險、退休規畫、消費觀念等投資理財領域的知識、情報與課程服務。旗下產品有台灣發行量最大的理財月刊-《Smart智富》月刊、排行榜常勝軍-《Smart智富》密技雙月刊、《平民股神教你不蝕本投資術》《權證小哥教你十萬變千萬》等財經暢銷書,以及 DVD、課程講座、大型論壇、Facebook 等,全方位服務投資族群需求。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