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珍妮特.威爾

共有 3 則相關文章

心靈加油站
「她不是病了,而是要往生了,應該送她回家。」祖母想在熟悉的地方離開-《最後瞬間的美好》
隔日再次接獲通知前往瑪德琳家,克莉絲蒂說的情況我早已經預料到:急診人員只看了瑪德琳一眼,就對「醫師」說,他祖母不是病了,而是要往生了,他們認為應該送她回家。 瑪德琳一直撐到她又回到自己的粉紅色房間、躺在鬆軟的鵝絨被下,才靜靜的離開人世。
時報文化
2017/06/06
心靈加油站
安寧人員是「靈魂的助產師」,用點力,才能真正放手-《最後瞬間的美好》
在比例很小的案例中,病人就在睡眠中善終,這種毫不費力的狀況被視為天賜的福氣。  不過,多數的死亡過程都有固定的發展階段,讓身邊的人可以準備接受即將到來的狀況。 就像生命誕生的分娩過程一樣,放手的時候也得使力,所以有人將安寧療護人員稱為「靈魂的助產師」。
時報文化
2017/06/06
心靈加油站
最後一哩路,無論以哪一種形式,請你必須傳達:「我知道你得走了,沒關係的。」-《最後瞬間的美好》
家屬可以直率的表達,例如:「你走了以後,我會很想念你。」 或是含蓄些(也許因而可以少些痛苦)的方式,例如:「不論發生什麼事,我都會好好的。」 無論以什麼表達方式,都必須傳達:「我知道你得走了,沒關係的。」
時報文化
2017/06/06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