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人員是「靈魂的助產師」,用點力,才能真正放手-《最後瞬間的美好》
安寧人員是「靈魂的助產師」,用點力,才能真正放手-《最後瞬間的美好》
在比例很小的案例中,病人就在睡眠中善終,這種毫不費力的狀況被視為天賜的福氣。 不過,多數的死亡過程都有固定的發展階段,讓身邊的人可以準備接受即將到來的狀況。 就像生命誕生的分娩過程一樣,放手的時候也得使力,所以有人將安寧療護人員稱為「靈魂的助產師」。
時報文化
2017/06/06
瀏覽數 31,798

作者/珍妮特.威爾
是聽到兒子即將到來的消息吧!喬治在停止心跳一分鐘後,又開始呼吸,等兒子依約到達後,才與全家人共同劃下他們需要的句點。
喬治數日以來都處於瀕死狀態。瀕死者的身體會出現許多變化,臨終照顧的專業人員,或是曾經見證死亡過程的人,都可以輕易分辨。
在比例很小的案例中,病人就在睡眠中善終,這種毫不費力的狀況被視為天賜的福氣。
不過,多數的死亡過程都有固定的發展階段,讓身邊的人可以準備接受即將到來的狀況。
就像生命誕生的分娩過程一樣,放手的時候也得使力,所以有人將安寧療護人員稱為「靈魂的助產師」。
如同生產時的陣痛,死亡也有一個停停走走、推推拉拉、開開關關的過程。其中某些徵狀是共通的,某些不是;有些人需要數週或數月才能走完的過程,其他人或許幾小時就走完了。
(圖片來源:pixabay )
最常見、也是旁人最容易分辨的,就是臨終者與過去的生命事件、興趣、親友之間的距離。病人的注意力從外在環境轉移到內心世界,也就是準備善終之前發生的重大變化之處,包含病人對吃喝失去興趣,或許是「身體的智慧」正告訴病人毋須再進食,如果繼續進食反而讓死亡過程增添困難。
病人在白天與黑夜幾乎都處於睡眠狀態,或只是闔上眼睛的休息狀態。某些病人曾在這段經歷之後有機會形容,他們正在回顧人生、放下生命,以及準備迎接死亡。
隨著體力的消逝,病人控制排泄、吞嚥、清醒說話的能力,也都大幅降低或完全喪失。因為身體試圖取回已經無法維持的平衡,生命徵象因而起起伏伏,最後呈現血壓逐漸降低、脈搏逐漸加快的趨勢。
身體(尤其是手腳)的溫度與顏色出現變化,由暖變冷、從粉紅變灰黑,然後又變回來,過程可能會持續數小時。
隨著身體與死亡的拔河逐漸敗退,肺部試圖以節能速率運作,初期淺、慢的呼吸可能變成快速喘氣,或是有呼吸暫停的現象。
(圖片來源:pixabay)
我想再次強調,即便生命徵象飄忽不定,臨終病人的聽覺依然存在,因此也鼓勵身旁親友記得這一點,並盡量幫助病人安心結束生命。
喬治的死亡進程已經接近終點,過去數週、數日,尤其是數小時,一切應有的跡象與癥狀都已出現。我們可以判斷他的身體已經無法再運作太久。
我與安養中心的護理師德瑞莎一起走進喬治的房間。所有的瀕死徵兆都已經出現,包含呼吸暫停,這表示死亡已是必然結局。
德瑞莎和我為喬治調整臥姿、理一理床單,讓他更舒服些。幫他翻身的時候,發現呼吸已經完全終止,接下來整整一分鐘,我測量是否還有脈搏,結果全無。
此時另一位護理師蘿拉也進到房間,我們還未表示喬治已經往生,蘿拉先大聲說:「我剛剛看到喬治的太太露意絲從走廊上過來了,她兒子打電話來說他五點半會到這裡。」
這時,令我們感到神奇與意外的是,依然無意識的喬治抽動了兩下,又開始呼吸了。於是露意絲可以陪在丈夫身邊,一直等到兒子依約抵達。在家人陪伴之下,喬治在七點半往生。
顯然是他選擇再回來,讓他、妻子和兒子,共同劃下他們需要的句點。
(圖片來源:pexels)
推薦閱讀:
更多《最後瞬間的美好》的文章:
《最後瞬間的美好》作者/珍妮特˙威爾
本文經時報出版社同意後轉載,更多本書的精彩內容,請按此了解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