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吃蘿蔔 補水又益腎!用「小人蔘」來排毒解燥

冬天吃蘿蔔 補水又益腎!用「小人蔘」來排毒解燥

雖說冬季首重補腎,應多食黑色的食物,如黑芝麻、黑米、黑豆、何首烏、熟地等,但營養師指出,白蘿蔔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膳食纖維、鋅、鈣、磷、消化酶等多種營養素,不但可有效增強免疫力,幫助腸胃消化,預防大腸癌,更能夠降低膽固醇、預防膽結石,以及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養生小金孫

2016/11/23

瀏覽數 33,417


 
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白蘿蔔是當季的時令蔬菜,此時的白蘿蔔最為清甜,但白蘿蔔性寒,很多人總害怕冬天吃蘿蔔會越吃身體越虛。
 
(圖片來源:photo AC)
 
中醫師指出,進入冬季,不少人多半會選擇以羊肉爐、薑母鴨來做為進補的首選,希望為身體囤積一些能量,但其實現代人口味偏重,加上作息不正常與生活壓力大,平時可能就容易引發內火,若此時再進補,恐外涼內熱不平衡,燥上加燥!
 


▍  白蘿蔔可助消化、降膽固醇
 
雖說冬季首重補腎,應多食黑色的食物,如黑芝麻、黑米、黑豆、何首烏、熟地等,但營養師指出,
白蘿蔔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膳食纖維、鋅、鈣、磷、消化酶等多種營養素,不但可有效增強免疫力,幫助腸胃消化,預防大腸癌,更能夠降低膽固醇、預防膽結石,以及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中醫師則補充,白蘿蔔味甘、辛,性涼,入肺、胃、肺、大腸經,素有「小人蔘」之稱,可見白蘿蔔營養價值是非常高的。
 
民眾不需擔心冬天吃白蘿蔔會使得身體過寒,因為在冬天,往往會較平時攝取更多的肉類來增加身體的熱量,此時反而需要搭配一些涼性和性味甘平的食物,才能夠達到清熱排毒、消火解燥之作用,維持體內的陰陽平衡,否則過度進補容易導致內火旺盛。
 
(圖片來源:photo AC)
 
 

▍  冬季溫補可與白蘿蔔、高麗菜一起吃
 
中醫認為,人體五臟六腑對應於陰陽五行的養生理論,冬季養生雖以補腎溫陽為原則,但現代人多半都吃得太好,導致消化道負擔過大,因此,反而應該強健肺經和大腸經,才能避免腸道囤積過多宿便、體內累積過多毒素。
 
所以,
冬季在溫補之餘,可以適時搭配一些五行中屬金的食材,如白蘿蔔、山藥、高麗菜、筊白筍等,讓冬季的身體補氣又健康!
  
 
 


暖胃又暖心的冬季限定食譜:
 
   


養生小金孫

養生小金孫

愛健康。愛養生

多年醫藥線記者經驗,注重健康也關心養生,希望能將正確的健康新知,帶給大家。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