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伴老】照顧長者,這四件事你願意讓機器人幫忙嗎?

【科技伴老】照顧長者,這四件事你願意讓機器人幫忙嗎?

大大「省力」的機器人,目前造價數百萬(台幣),估計要花20年,價格才能降到家庭可接受的程度。以下就來看看這三類機器人的介紹吧!

黃國蓉

2017/07/12

瀏覽數 35,768



整理撰文/黃國蓉
 
講到機器人,你會想到什麼?

 
是電影《魔鬼終結者》中,阿諾史瓦辛格受傷後,人類面孔裡露出的機械骨架?還是《A.I. 人工智慧》裡,雙眼流露出哀傷,想變成人的可愛小童星?
 
現實世界裡的「機器人」,和漫畫電影大不同。產業界定義的機器人不見得擁有「人型」,也不必然有「人工智慧」。
 
機器人
(圖片來源 : illust AC)
 
根據知名國際組織國際機器人協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 IFR)的定義歸類,工廠裡只有一截的機器手臂、電子商務公司亞馬遜(Amazon)倉庫裡跑來跑去,揀貨的自動搬運車,甚至你家可能也有的圓盤狀掃地機器人,都屬於「機器人」,已經發展了數十年。

 
掃地機器人
 

▲ 小米掃地機器人。
(圖片來源:官方發布照片) 
 
過去,除了近幾年異軍突起的「掃地機器人」,市面上少有可以直接進入家庭的機器人。但隨著科技產品的運算能力提升、廠商的產品重點策略轉向,這幾年,突然
有好多「機器人」宣示要進駐家庭,除了幫主人做家事、陪小孩玩遊戲,也主打「陪伴老人」
 
但是現階段,機器人到底能為長輩做些什麼呢?是不是真的能解決我們哪些照顧困擾?或者悲觀的說——有沒有可能反而會帶來哪些困擾?
 
我們盤點了現在市場上已出現,或公開部分研發成果的高齡照護機器人,歸納出目前這些機器人(分別)
主打解決的四大類需求:安全確認、陪伴、疾病治療(預防)和「省力」
 

 

依據價格門檻,解決這些需求這些機器人也能分三類:提供部分「安全確認」和「陪伴」的家庭機器人,已經是一般大眾消費得起的產品,用比一支iPhone便宜的價錢就能帶回家,但目前的功能有限。

更進階一些的陪伴、協助防失智的機器人,目前要價台幣數十萬,每月租金也要上萬,通常由機構租用。
 
而可以抱長輩起床,大大「省力」的機器人,目前造價數百萬(台幣),估計要花20年,價格才能降到家庭可接受的程度。以下就來看看這三類機器人:
 
zenbo
▲ 有雙水汪汪眼睛的Zenbo。
(圖片來源:華碩官方發布照片)
 

▍第一類,是近三年出現,主打為「家庭」設計的陪伴機器人

水汪汪的大眼、圓滾滾的可愛身體,害羞時還會臉紅,台灣人最熟知的應該是它——本土電子品牌華碩2016年發表的機器人Zenbo。

它的身高62公分,會和主人互動遊戲,還會幫忙拍照、錄音、打電話,網上購物、念食譜、新聞、天氣預報等等,等於是個會走動的智慧助理。

兩個版本售價分別是一萬九千元、兩萬四千九百元,比一台iPhone還要便宜,目前已經可以在華碩官方網站訂購。
 
Zenbo能夠這麼便宜,主因是機構件不像傳統機器人那樣難做,它省去了四肢的設計。許多實地看過Zenbo的人會說,它其實就是台有輪子的平板電腦麻!
 
看看Zenbo可愛的「臉」,確實就是一台10吋平板電腦螢幕,搭載鏡頭和觸控感應器,不過身體除了當支撐頭部的骨架,裡頭也藏著超音波、紅外線感測器,腳底裝著能夠移動的滾輪,設定後就能自己認家裡的路,召喚一聲就到你身邊。
 

它為家庭的每個成員服務,也包含基本的安全確認和陪伴長者宏碁投資的JIBO、法國新創公司Blue Frog Robotics的BUDDY、家電集團BOSCH旗下子公司今年初發表的Kuri,都是概念與價位類似的產品,但後三者目前尚未大規模對外發售。
 
buddy
▲ 曾在indiegogo募資的BUDDY,目前尚未出貨。
(來源:BUDDY的官方募資頁面)
 
jibo
▲ 同樣曾在indiegogo募資的JIBO,是桌上型機器人,只有「單眼」。
(圖片來源:JIBO官方募資頁面)
 
這類機器人的優點,是價錢和一般消費性電子產品差不多,而且全家大小都能用,未來若有新功能,也能直接透過線上更新。
 
雖然是機器人,但本質上
更包含這幾年來科技業者熱衷的「智慧家庭」概念:用一個服務串起家裡的所有裝置,包括安全監控、開關電器等。但若家裡已經有其他智慧家庭方案,就要注意是否會互相衝突。
 
另外,這樣的「機器人」靠語音、臉部的螢幕和人互動,對本來就不熟悉科技產品的長輩而言,要學會獨自與它互動,可能會比學惜手機使用還要難得多。

如果沒有搭載華碩的穿戴式裝置,也無法使用Zenbo的跌倒偵測功能。這類產品目前似乎比較適合與家人同住、身心健康,甚至也有意願玩科技新品的長輩們。
 


▍第二類,是通常有手有腳、有許多可旋轉關節,因此可以做更多事情

例如跳舞、做體操,能更積極促進長者健康的陪伴機器人。近年話題最多的相關機器人,是日本軟體銀行旗下的Nao、Pepper、Romeo一系列三種機器人。
 
pepper
▲ 左邊是個子最小的Nao,中間是最高的Romeo,最右邊是沒有腳的Pepper。
(圖片來源:Softbank官網)
 
其中,最早推出的Nao個子最小,大約60公分高,可輕易搬運它,是個跳舞高手,幫Nao編個舞步,可以讓整群小機器人整齊劃一一起跳。
 
2015年就有法國養老院採用Nao來與老人互動,可以帶長輩做體操。其後推出的Pepper、Romeo,愛長照先前都有專文介紹:


老了總是忘東忘西嗎?就讓軟銀智慧機器人Romeo幫你找
 
不用怕老!三種未來智慧科技,一路帶你進入美麗新世界

 

▍動物機器人「Paro」及「Robear」

動物機器人「Paro」雖然沒有可動的關節,也是促進長者健康的知名例子。

Paro的外表是一隻白胖多毛的海豹,長達五十多公分,有如一個寵物、大玩偶,可以讓長者抱著、靠著它。
 
日經技術報導,引進Paro之後,許多病人喊叫、狂躁、徘徊等問題行為大幅減少,過去要依靠抗精神病藥物控制行為問題,使用Paro最快幾分鐘就可以見效。甚至有些失智症患者和Paro接觸時,回復到失智前的表現,或是兩年不說話的長者接觸Paro後開始講話。專家推測,和Paro互動能刺激大腦正常活動。
 
paro

(圖片來源:paro官網)
 
但提到節省照護體力,解救照顧工作中最吃力一部分的機器人,最有名的例子就是日本理化以及住友理工的科學家研發的實驗性護理機器人Robear,有張可愛的熊臉,和溫柔的大力手臂。

 
robear

 ▶ 給長者溫暖的「熊抱」!日本可愛照護機器人Robear  

值得一提的是,Robear這樣的厲害機器人跟前述機器人比起來,更加要價不菲!
 
根據The Verge的報導,Robear造價約美金16萬到25萬之間,約等於台幣480到750萬元,研發機構正努力降低零組件成本,但估計要花20年,這隻可愛大熊的價格,才能降到家庭可接受的程度-但這也代表,或許20年後,居家伴老的路上,體力負荷就能大幅減輕!
 

照顧機器人的四大類需求:安全確認、陪伴、疾病治療(預防)和「省力」,目前能做到的或許並不是那麼多,但隨著科技的創新與進步,你會不會有意願多多體驗?還是依舊可望更有溫度的「真人照顧」?大家都在拭目以待,未來科技究竟會帶我們走向何方。


  繼續閱讀:
 
1. 未來長照是機器人的天下?人老了,就不需要愛了?

2. 「省力照護你」-教你認識輔具+省力的轉移位方法

3. 陪伴很簡單,但你可能做不到-印度「租孫」正流行!
 


黃國蓉

黃國蓉

特約撰述

曾任職於報社、雜誌。 想探究內容、知識的新可能。想聽你說故事,也想認真說故事給你聽。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