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病人覺得可憐,還是你覺得可憐?如何選擇失智症病患的末期照顧機構

是病人覺得可憐,還是你覺得可憐?如何選擇失智症病患的末期照顧機構

當家屬在選擇入住機構時,可能需要不僅關心距離、照顧的品質,而就醫的便利性是比較少被關注的。

臨床心理師 黃耀庭

2019/04/29

瀏覽數 16,752



文/黃耀庭
 

玲姨嫁入家境不錯的夫家,幾十年後婆婆被診斷失智症
 
婆婆對待玲姨的態度就像對女兒一樣,每樣女兒有的,她也會有。不僅出國回會買東西送玲姨,也會帶著她一起出國旅行,日本、美西、歐洲都有她們的足跡。對於母親早逝的玲姨來說,幾乎早把婆婆當成自己的親身媽媽,也難怪當婆婆被診斷出失智症時,她連續哭了好幾天。
 
隨著時間,婆婆的失智症越來越嚴重,玲姨在家一方面需要照顧極重度臥床的婆婆,另一方面又要協助照顧即將出生的孫子。為了婆婆能夠有更好的照顧,早在半年前便開始物色品質好的
機構
 
經濟無虞的玲姨正在猶豫兩家都很好的機構,一家是在醫院裡附設的專門照顧失智症的病房,但玲姨覺得婆婆以往都是喜歡大自然的,把她關在醫院裡怪可憐的,也很不捨。
 
婆婆過去很喜歡去到有山有水蟲鳴鳥叫的地方,所以也找了第二家依山傍海的美麗景色的機構,如果你是玲姨,你會選哪一家呢?
 
機構
(圖片來源:istock)
 
選擇機構是許多家屬感到困擾的,有人在意距離的遠近,希望家人能常常見到面;也有一部分的家屬更重視環境是否舒適?不會選擇看起來髒髒的、有尿騷味的。也有人覺得照顧的品質很重要,如果照顧不好,可能住著住著反而有其他病症出來。
 
除此之外,對於病人的未來情況也需要注重,正如婆婆雖然目前還沒有需要很多的醫療照護,但失智症已經達到臥床的地步,鮮少有機會能夠外出看風景。
 
婆婆未來可能需要醫療照顧的機會更多,如果是醫院附設的照顧失智症病房,在未來的醫療照顧上會更加的方便。
 
當家屬在選擇入住機構時,可能需要不僅關心距離、照顧的品質,而就醫的便利性是比較少被關注的,雖然很多機構都與醫院簽有合約,會送到合約醫院進行診治,但如果能在醫院中附設的機構,如此一來在移轉病人時,可能會更加的方便。
 


心理師的小叮嚀:
 
1. 家屬照顧時,要量力而為,切莫逞強,需要協助時,找資源,無論是長照系統,機構安置,都可能在不同階段或需求中得到幫助。
 
2. 照顧機構的選擇盡量務實的考量客觀環境,不只思考想要,還要想到需要。
 

 

繼續閱讀:
 

1. 哪家機構好?10項尋找照護機構的必做功課
 
2.
【照顧者系列】送機構是下下策?你可以選擇一家好機構-機構選擇注意事項
 

關於作者|黃耀庭醫師

點此了解黃耀庭>>
 
 

臨床心理師 黃耀庭

臨床心理師 黃耀庭

神經醫學部暨失智症共照中心

在神經醫學部這十四年與個案和家屬晤談中,得到許多與過去不一樣的看法,尤其是失智症的家屬和病患心理和行為反應,都需要彼此調適與理解,對於照顧者和病患的壓力才能夠減少。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