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黃耀庭

共有 7 則相關文章

長期照護
是病人覺得可憐,還是你覺得可憐?如何選擇失智症病患的末期照顧機構
當家屬在選擇入住機構時,可能需要不僅關心距離、照顧的品質,而就醫的便利性是比較少被關注的。
臨床心理師 黃耀庭
2019/04/29
心靈加油站
長輩並非老古板!想說服長輩,首先問自己「找對人」了嗎?
如果真的要說服長輩做一些改變時,「人」才是關鍵,由誰來說這,是影響成功與否的重要關鍵。例如:他喜歡的兒孫說一遍,可能勝過他不喜歡的人說上一百遍。
臨床心理師 黃耀庭
2019/03/29
長期照護
失智長輩無法接受改變?心理師提醒你,把握五個重點,帶失智症長輩出國不是不可能
家人有時會期待能有機會帶著生病的長輩外出,不僅讓長輩能夠換個環境,也可能讓照顧者有機會透透氣,不至於讓自己照顧心力耗竭。但是所有資料幾乎都是建議不要改變長輩的環境,也不要過夜,這樣間接的也把照顧者綁死在家中。
臨床心理師 黃耀庭
2019/02/05
心靈加油站
九十歲時的他還跳傘降落-從小布希獻給父親的哀悼辭,看優雅的老後
對於老、病、死,有別於傳統華人的思維,哀傷自己即將殞滅的生命、擔憂自己未來的照顧、苦惱兒女的婚嫁、怨恨過去對自己不好的人等,這些常出現在長輩心中的這些想法......老布希晚年,似乎沒有這些負面的情緒影響。
臨床心理師 黃耀庭
2019/01/13
心靈加油站
為什麼她像是「失智」了?一生的傷,她的「記憶」都知道,學來的無助感
「學來的無助感」。意味著,無論個案做什麼努力都無法改變現狀,以至於他不再做任何反應。學來的無助感便可以套用在劉媽媽身上,她的一生,就是在不斷的被否定。
臨床心理師 黃耀庭
2018/07/14
病症知識
迷路不代表失智?臨床心理師提醒你:別把特例當常態
無庸置疑的迷路確實是失智症的症狀之一。現在媒體報導很多失智症的症狀,讓許多家屬甚或是病患本身都談病色變,可是很多問題都需要更仔細的分析才比較穩妥喔!
臨床心理師 黃耀庭
2018/04/26
長期照護
臨床心理師黃耀庭:中風後病人的情緒從何而來?鮮少人注意,家屬的情緒也是關鍵
額葉是掌控一個人的性格、執行、計劃等能力,另一部分可能影響病後情緒的就是原本的性格,某些人病前性格便是積極樂觀,或許在中風之後可以在短時間就可以回復他的性格,努力的復健。然而,也有一部分,過去是負面情緒的人,病後更會讓他一蹶不振,反之亦有可能。
臨床心理師 黃耀庭
2018/04/15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