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做4件事 迎接超高齡社會

預做4件事 迎接超高齡社會

隨著公衛環境的改善及醫療科技的提升,人們的壽命雖然可以不斷延長,但不一定代表能健康且自在活著。進入超高齡社會、當寵物登記數量大於出生人口登記的年代,到底該做什麼安排才能安享晚年?其實國內早就有幾個規畫,值得我們預做了解和安排。

Smart智富

2025/01/03

瀏覽數 1,496




文/廖一聰


預估從2025年開始,我們周遭每5個人就有1個人年逾65歲。隨著公衛環境的改善及醫療科技的提升,人們的壽命雖然可以不斷延長,但不一定代表能健康且自在活著。





進入
超高齡社會、當寵物登記數量大於出生人口登記的年代,到底該做什麼安排才能安享晚年?其實國內早就有幾個規畫,值得我們預做了解和安排:

✔ 預開安養信託

年紀漸增後,醫療保健退休安養每樣都是不小的花費,就算財富不多,哪怕僅有1間自住房屋或數百萬元的現金,都應放進安養信託做管理保護運用,畢竟網路投資詐騙、親友金融剝削的事件層出不窮。財產進入信託之後,每月可以指定固定的生活費給付。旅遊、醫療看護費用都由信託帳戶有次序、有條件地支付,讓辛苦賺取、努力累積的財富,能真正照顧自己到人生最後一刻。


✔ 預定意定監護

過去當我們因疾病意外老化導致失能失智需要受監護宣告時,家人必須聲請法院裁定,選定監護人來幫我們代為意思表示。但整個過程曠日廢時,常引起家人紛爭,裁定人選又未必是我們所信賴。所幸在2019年修法後,我們可在意識清晰時,先找自己信任且有能力和意願的受任人,預先簽訂意定監護契約,以確保意定監護人能彈性運用我們的財產,落實照顧自己生活所需。


✔ 預立醫療決定

我國的《病人自主權利法》讓具完全行為能力的意願人,可以經由「預立醫療決定書」及「醫療委任代理人」,來保障我們萬一意識昏迷、無法清楚表達時,若想要善終的自主意願,都能獲得法律的保障與意志的貫徹,比如不施行可能延長生命之必要醫療措施,像機械式維生系統或插鼻胃管等⋯⋯,讓晚年生活更有尊嚴。


✔ 預立有效遺囑

1份有指定執行人的遺囑,除了簡單敘述一生歷程,讓個人家族精神文化傳承給子孫,並交代屬意的後事處理方式,更能盡速將不同的遺產分配給適合繼承人,讓遺產變得更有價值。否則,子孫在繼承分配過程經常發生意見不合,導致遺產變成共有,導致處分困難或遭變價出售,最終紛爭訴訟不斷。遺產還沒發揮福蔭子孫的價值,親情卻早已流失殆盡。

當然,老人家最重要的精神支持還是家人的陪伴、親情的慰藉,假若上述規畫都能及早落實安排,相信家人不至於常常因為金錢運用、安養照顧及醫療決定等事情而勃谿相向,相處起來也將會更加融洽愉快。(本文作者為台灣理財規劃產業發展促進會成員、認證理財規劃顧問(CFP®))



原文經smart智富同意後轉載,原文請點此
 

繼續閱讀:
 
1. 安排身後財產 留意3要點
 
2.
親友一起參與簽署預立醫療照護諮商 決定人生最後一哩路


延伸閱讀:

   


關於作者-Smart智富
 
《Smart智富》成立於1998年,提供保險、退休規畫、消費觀念等投資理財領域的知識、情報與課程服務,以及透過旗下臺灣發行量最大的理財月刊-《Smart智富》月刊等財經暢銷書,全方位服務投資族群需求。
 
更多精彩文章請見「Smart財經好讀」:
http://smart.businessweekly.com.tw/Reading
 
Smart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smartmonthly

 
Smart智富

Smart智富

《Smart智富》成立於 1998 年,提供股票、基金、期權、黃金、外幣、債市、房地產、保險、退休規畫、消費觀念等投資理財領域的知識、情報與課程服務。旗下產品有台灣發行量最大的理財月刊-《Smart智富》月刊、排行榜常勝軍-《Smart智富》密技雙月刊、《平民股神教你不蝕本投資術》《權證小哥教你十萬變千萬》等財經暢銷書,以及 DVD、課程講座、大型論壇、Facebook 等,全方位服務投資族群需求。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