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熱難耐秋老虎 長輩「藥」留心!

炎熱難耐秋老虎 長輩「藥」留心!

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注意秋季熱傷害,特別是長期服用利尿劑、抗精神病藥劑、抗組織胺、抗乙醯膽鹼等藥物者,身體散熱功能可能受影響,家中長輩需特別注意。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23/09/21

瀏覽數 4,623


文/愛長照編輯團隊


炎熱難耐的「秋老虎」來臨,高溫突破35℃,高溫、高濕度的環境,不利汗水排出體外,或體內缺水導致排汗散熱不足,會讓體感溫度隨著上升,特別是對長期服用特定藥物的長輩來說,需要特別謹慎。

許多長輩長期服用利尿劑、抗精神病藥劑、抗組織胺、抗乙醯膽鹼等藥物,這些藥會引起血管收縮,抑制排汗,降低身體散熱功能,在炎熱的天氣中可能增加熱傷害發生的機會。


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特別呼籲,若有服用相關藥物者,在夏秋之際務必牢記預防熱傷害的4招:


✔ 保持涼爽

選擇穿著寬鬆、涼爽且淺色的服飾,並盡量待在通風良好的室內,或有空調設備的公共場所,以保持涼爽。


✔ 補充水分

適量的水分攝取有助於保持體溫穩定,一般民眾若沒有限制水分攝取的醫囑,不論是否感到口渴,都應定期且適量地補充水分,切忌等到口渴才開始飲水,或是瞬間大量補充水分。也不要過度飲用冰水,酒精及含糖飲料也無法取代白開水。

✔ 隨時留心

隨時關注中央氣象署發佈的高溫預警,盡量避免在上午10時至下午2時的高溫時段外出。如有必要外出,應選擇陰涼的地方行走,同時要注意做好防曬措施。

外出也要隨時留意身體狀況,如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務必設法保持涼爽、降低體溫,可飲用加少許鹽的冷水(不是冰水),或補充電解質飲料。


✔ 健康管理

如果您正在服用藥物,特別是前面提到會影響排汗的藥物,請嚴格遵循醫師的建議,切勿隨意停止藥物的使用。

國民健康署提醒,應避免長時間暴露在高溫高濕的環境,若體溫持續上升造成不適,則需立即就醫,避免秋季高溫帶來的熱傷害。


 
繼續閱讀:
 
1. 老人怕中暑 預防熱傷害的方法 

2. 老年人屬熱傷害高風險群 口渴才補水易中暑

愛長照編輯團隊

愛長照編輯團隊

照護小秘書

樂活養生、心靈加油站、長期照護、病症知識、社會資源......長照所需要的一切,愛長照編輯會努力整理資訊給大家!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