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在宅醫療

共有 13 則相關文章

新聞政策
雲林縣首推「全國在宅急症照護加值方案」建構健康平權醫療照護網
「雲林縣在宅急症照護加值方案」提供醫療資源不足地區專業奧援,為雲林縣重大失能居家照護病患、長照機構住民提供專業服務,全力填補雲林縣醫療資源不均與不足。(圖/雲林縣政府)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24/07/22
新聞政策
健保推動在宅急症照護計畫 盼完善居家醫療照護制度、實現在地安養
我國7月1日開始推動「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由醫師、護理師、藥師及呼吸治療師組成照護小組共同提供照護,使民眾不必到醫院住院也能接受良好的照護。(圖/衛生福利部)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24/07/02
樂活養生
日本在宅醫療 生根台東
唐三藏醫師走進台東部落,日本在宅醫療經驗,就此落地生根。借助部落緊密的人際關係,台東泰源與尚德部落,成了整合長照與醫療的實驗基地,一步步實現長者落葉歸根的想望。
天下雜誌
2020/11/30
社會資源
請醫師到你家看診?全民健保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名單
只要你是因行動不便無法外出就醫,經評估有醫療照護需求、而且實際住在有提供在宅醫療區域內的病友,就可以申請在宅醫護。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9/04/30
心靈加油站
老夫妻膝下無子、朋友又凋零了,萬一要住院時 該怎麼辦?
這種支持病人與照顧者回歸社區家庭進行「在宅醫療」的概念,並非東方國家獨有,而是連西方已發展國家例如美、法、加、澳也都在推動,而且研究也發現在病人的再住院率、急診就診率、以及花費上都比住院來的低。
林治萱Maya
2018/11/18
長期照護
如果可以,讓醫師與護理師陪你回家好嗎?讓家成為最好的病房
工作時間彈性者還還能像林小姐一樣保有工作,但是有更多人面臨事業與家庭難以取捨時,遞出來的離職單上寫著的,不再只是「生涯規劃」,越來越多寫著「照顧年邁父母」
林治萱Maya
2018/11/14
心靈加油站
一針一線親手縫製!96歲失智嬤穿上年輕自製洋裝 笑拍沙龍照留念
家住嘉義的96歲林楊柳阿嬤,年輕時非常喜歡縫紉,愛漂亮的她為自己縫製多件洋裝,就連結婚穿的套裝也是自己做的。日前,阿嬤在社工鼓勵與攝影工作室的贊助下,再次穿上她珍藏多年的洋裝,重現復古時尚風采!
幸福熟齡
2018/10/29
樂活養生
日本推社區護士,既像醫師又像朋友陪伴長者
為了進一步強化社區照護,日本2016年推出的社區護士計畫的重點,除了長者的身體健康的外,還有加強長輩與外界的「人際連結」也就是心靈健康。這些社區護士的工作地點,顧名思義就是整個「社區」。因此,他們不等案家通知才到府服務,而是主動、定期到案家探訪,深入了解他們的生活起居。
卡羅
2018/04/16
長期照護
在家終老不是夢 台灣在宅醫療學會赴日取經
在宅醫療起源於日本,除了解決病患就醫不便問題,更強調提供病患「安心在家終老的各種支援」。醫院與基層醫師、居家護理師、社工人員除了可以經常交換病患資訊,包括病歷、飲食、用藥情況等,還能一同訪視病人,解決病患與家屬的多重困擾。
健康傳媒
2018/03/30
長期照護
快臨終了,為什麼還要叫救護車?生前預囑的重要性-《2025長照危機》
全國在宅療養支援診所聯絡組祕書長太田秀樹醫生(62歲)指出:「重點在於患者要和家屬、醫生、護理師、照護員們多方討論,事先整合好彼此的意見。尤其不少親戚平時關係疏遠,到了這種時候卻突然冒出來抱怨說『為什麼不叫救護車』,所以必須盡量把家人親戚都找來,加以研議才行。」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12/31
新聞政策
台南輕失智者有黑數、台灣物治所地圖版、獨居長輩意外急救系統、成大醫安寧居家照護12/15【新聞彙整】
衛生福利部106年失智照護服務計畫,今年5月起全台啟動、在各縣市設置「失智共同照護中心」,台南市由成大醫院失智症中心承接南市失智症整合照護服務任務,到11月已服務逾420位失智症病人及家屬,並辦理多場失智症社區衛教宣導,將失智症長照服務結合多元管道傳遞給有需要的家庭。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12/15
社會資源
與其強制送醫,不如在最熟悉的自宅穩定病情!家有精神疾病患者可申請「居家醫療服務」
精神科的重症患者,經常因為無病識感而不願就醫,就算反覆生病住院,但最後仍因不吃藥,導致「發病、住院」的循環不止,病情難以得到控制。為此,健保署規畫七大類精神疾病患者,可透過居家治療,協助穩定病情。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9/30
1 2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