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樂活養生
邁入中老年,人為何開始變「歹逗陣」?愈孤單的人愈要小心!
奧斯卡影帝Tom Hanks主演的電影《超難搞先生》。 圖/索尼影業
橘世代:精彩人生2.0,展開人生新風景
2024/01/16

樂活養生
老人竟然被檢討?日本「老害」歧視 2大特徵小心避開
日本社交媒體網站流行「老害」一詞,指的是長者對社會毫無貢獻、霸佔著社會資源的一種公害行為。 圖/freepik
橘世代:精彩人生2.0,展開人生新風景
2023/07/15

樂活養生
手術後出現幻覺、情緒激動真的會發生!醫揭「術後譫妄」好發於老人
78歲陳先生有雙下肢周邊動脈閉塞症的病史,右腿有多處潰瘍並伴有皮膚壞死,已持續數月之久。因此,家屬帶他至醫院就醫,醫師診察發現,陳先生右腿有多處潰瘍伴隨皮膚壞死狀況,隨即安排進行手術治療,手術過程順利。然而,在手術後第二天,患者出現「術後譫妄」,包括精神狀態改變、幻覺、情緒不穩定等症狀⋯
Uho優活健康網
2023/05/19

心靈加油站
【打開聲音話匣子21】活到熟齡,還有資格談夢想嗎?
照顧長輩時,不知道要聊什麼? 關掉電視,點開「熟齡大時代」,打開兩代話題! 心靈陪伴、懷舊音樂、第三人生,讓古典音樂台做你的長照隊友!
Classical FM97.7古典音樂台
2022/07/01

樂活養生
運動流汗可預防失智 專家:建議多做有氧運動
運動應該越早越好,不能等到退休後,才開始運動,甄瑞興指出,如果等到五六十歲才運動,則效果有限,較難預防老年失智症。先請專家評估每位長者的生理學和認知功能,設計個人的「運動處方」,根據長者改善狀況,再設計不同的課程。
元氣網
2017/12/19

心靈加油站
回憶是晚年生活的滋養,當長輩舊事重提時,請與他一起感受生命經驗的光亮-諮商心理師 王嫊淩
日常生活中,當我們聽著長者訴說著過往的生命故事時,你會如何回應?當我們用一句「別想太多」回應時,我們將無法聽見他們生命背後,如何從過往走到現在。我們將無法看見他們當鄉愁又犯時刻,最喜歡吃的食物是他們切割不斷的心靈臍帶,有著童年的味道,有幼年的純真。
諮商心理師 王嫊淩
2017/12/10

樂活養生
阿茲海默症並非不治之症,人類演化原則在於「延壽,而非衰老」-《失智可以預防,更可以治癒》
人類基本的演化原則在於:「延壽,而非衰老」。這項演化原則與一般社會大眾「人老了,就無法避免罹患失智症的命運」的看法大相逕庭。另外「現代人因為活得夠老,老到會罹患阿茲海默症」的看法,也被推翻了。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10/22

社會資源
真正的「照顧經理」是外勞仲介?很多人根本不曉得有「居家服務」-《在宅醫療 從cure到care》
無論未來是否實施長照保險,或採取稅金支付的長照2.0,有沒有準備足夠人力二十四小時有人支援家屬,隨時有人立刻到案家評估,並提供照顧建議的規畫呢?如果沒有,可以說我們的照顧體系根本不是外籍看護市場的對手。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9/13

樂活養生
在宅醫療是什麼?台灣居家醫療 民眾常見QA大解惑-《在宅醫療 從cure到care》
我的家人可以申請在宅醫療嗎?根據目前健保「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只要是「就醫不便」,且經醫師評估認定有需要者,即可接受居整計畫服務。簡保有給付嗎?居家醫療該去哪裡申請呢?對在宅醫療的好多疑惑,請跟我們一起看下去~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9/13

長期照護
在宅醫療是讓每個人「活出自己」的醫療─日本在宅醫療的發展過程-《在宅醫療 從cure到care》
在日本不管是不是罹癌病人、是不是末期重症,只要有失能、失智或就醫不便的老人,甚至小孩,都可以接受「在宅醫療」。在宅醫療的各種服務,涵蓋醫療與長照體系、服務的給付和推廣方法,並有財源來自醫療保險、長照保險以及地方政府或民間財團的資助。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9/13

長期照護
最終,想在家裡離開...回歸「以支援照顧為中心」的制度設計-《在宅醫療 從cure到care》
照顧和死亡,是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不能迴避的問題,若以未來每年死亡人數增加三千人的速度估算,現階段的居家安寧資源,還能夠支持多久呢?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9/13

長期照護
上了年紀的人,個性會變得圓滑嗎?還是變得更加鮮明呢?-《愛爺爺奶奶的方法》
老實的人愈發老實,頑固的人愈發頑固,色狼只會變成色老頭。
過去我內心擅自懷抱的老人形象完全破滅,卻不知為何鬆了一口氣。既然人到最後會活得這麼有個性,那何不從年輕的時候就好好珍惜自己獨特的個性呢?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