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堅果、巧克力會造成尿路結石?泌尿科醫師教「5撇步」有效預防

吃堅果、巧克力會造成尿路結石?泌尿科醫師教「5撇步」有效預防

「尿路結石」是泌尿科常見疾病,其中腎結石跟輸尿管結石宛若「不定時炸彈」,平常沒事不會感到疼痛,一旦發作就會痛到要人命!泌尿科醫師表示,尿路結石的成因是尿裡的水分含量太少,廢棄物濃度太高,長期下來便可能形成結石,但民眾只要透過正確的飲食、飲水,就能預防尿路結石。

Uho優活健康網

2022/12/01

瀏覽數 3,106


文/王韻雅

北醫泌尿科主治醫師戴定恩於臉書粉絲專頁發文提及,在醫院看診時,經常會遇到患有「尿路結石」的病人,該疾病指的是在泌尿系統形成的結石,包括腎臟、輸尿管、膀胱與尿道;而水喝太少、服用藥物都有可能是該疾病的成因,但只要從日常生活預防,就能避免後患。


▍什麼是尿路結石?

人體每天都要攝取足量的水,才能加速身體的新陳代謝。水分的代謝,很大部分需要經過腎臟排出,在形成尿液後還必須經由輸尿管、膀胱、尿道排出;一但在此路徑中任何一處,尿液出現沉積性的結晶體,堵塞了這個管道,就會形成「尿路結石」。

隨著結石位置的不同,症狀也有些許差異,以下為常見的尿路結石症狀: 


✔ 腎結石

患者常感覺鈍痛或絞痛,呈陣發性的發作,疼痛感發生時經常是向患者側脊肋骨、上腹部或沿輸尿管方向放射,甚至可延伸至下腹部、腹股溝或大腿內側,並有血尿、腹脹、腹瀉、嘔吐及臉色蒼白、冒冷汗等現象。


✔ 輸尿管結石

由於輸尿管極細,一旦發現結石,疼痛發作時呈劇烈絞痛,向腹股溝、大腿內側、女性陰唇、男性陰莖、陰囊處放射,發作時會出現明顯的血尿,有些患者則會有腹痛或感覺盲腸附近疼痛。



✔ 膀胱結石

患者會有頻尿、排尿痛或排尿困難。有時候結石正好卡在膀胱和尿道連接處,因為石頭在膀胱腔內活動性大,可能滾來滾去,造成尿流斷斷續續的特殊現象。尿液檢查有程度不同的血尿或膿尿。 


✔ 尿道結石

尿道結石的症狀有排尿不順、尿流變細、成滴狀的排尿及尿道疼痛等,尿液中也會有程度不同的血尿或膿尿。

▍5招預防尿路結石

對此,戴定恩表示,「尿路結石」的成因是尿裡的水分含量太少,廢棄物濃度太高,長期下來便可能形成結石;另外服用藥物的副作用、水喝太少等等都可能是形成尿路結石的原因。

對此,他也分有效預防尿路結石的撇步: 

✔ 喝大量的水

多喝水會稀釋尿液中導致結石的物質,每天應喝至少2,000cc的水,可降低尿液濃度且多排尿來達到預防之效。


✔ 補充鈣質

食物中的鈣質會與腸道中的草酸鹽結合,進而減少草酸鹽的含量。草酸鹽會被吸收到血液中,經過腎臟排出後,尿液中草酸的濃度降低,與尿鈣結合的機會較小,使尿路結石風險降低。


✔ 減少鈉攝取量

高鈉飲食會觸發腎結石,因為它會增加尿液中的鈣含量。因此,對於容易結石的人,建議使用低鈉飲食。依據衛生福利部建議,每日鈉總攝取量不宜超過2,400毫克。 


✔ 減少動物性蛋白質

吃過多的動物性蛋白質,例如紅肉、家禽、雞蛋或海鮮,會提高尿酸濃度,可能導致尿路結石。


✔ 少吃幫助結石形成的食物

巧克力、菠菜、茶和大多數堅果皆富含草酸鹽,會導致尿路結石。


 
原文經優活健康網同意後轉載,原文請點此


繼續閱讀:

1. 噁心、拉肚子竟是腎結石!泌尿醫警告:拖久恐導致腎功能急速下降

 

2. 糖尿病婦減重 生酮飲食致腎結石

Uho優活健康網

Uho優活健康網

《優活健康網》為台灣極具專業權威性的健康知識平台,擁有完整醫療記者與編輯群,提供最正確的就醫認知與醫療知識。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