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願被抱怨,也要將服務送到長照家庭裡」居家護理師劉慧雅
「寧願被抱怨,也要將服務送到長照家庭裡」居家護理師劉慧雅
再難開的門,也有打開的一天;再糾結的心鎖,也有被療癒的時候。感謝所有的長照工作者,謝謝你們,雪中送炭更勝錦上添花。
小虎文
2017/01/19
瀏覽數 42,481

「他就赤裸裸的躺在地上,一件衣服也沒有。瘦弱的身體只包著紙尿褲,還有兩手戴著棒球手套,在陰冷的冬天裡,爺爺兩眼空洞......」
護理師劉慧雅談及第一眼看到個案時的驚訝與不捨。
「有的時候不是沒有服務,而是服務根本進不去。」目前任職於台北市家庭照顧者關懷協會居家護理師的劉慧雅,過去在長照管理中心服務多年,轉職後,一改過去的資格審查,如今她騎著機車在台北市區「執行任務」,更加深入每一個家庭,看見了喜、也看見了悲,還有許多人無法想像的臺北光景,例如,前文所說的,那位衣不蔽體、得不到妥善照顧的爺爺。

(圖片來源:pixabay)
「無論是醫院還是社福單位、社工、鄰里長都很熱心地要去幫助他們,但總是被管家的女兒『轟』出來!」每個家庭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套句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既是如此,相關單位想要協助,就像是要進入一部人生悲喜劇的戲劇場景裡,以不打擾的方式提供服務。這些專業、熱心的第一線工作者,靠得不只是專業技巧,有時還需要一些運氣和「緣分」。
「真的說是緣分,無論是誰要進門幫助他們,都被大女兒大聲喝斥,她不願開門接受任何服務。負責的社工輾轉找到我們(台北市家庭照顧者關懷協會),很奇妙地,我不但順利進門,大女兒也願意聽我說話。」劉慧雅憶及,當她看見爺爺尾椎骨的褥瘡時,心理著實嚇了一大跳,拳頭大的褥瘡似乎有一段時間了,女兒卻不以為意。她不是不孝,而是認為「我做得來」!「這樣就夠了」。
其實爺爺的配偶,也就是奶奶,患有精神疾病,另一位小女兒則是身心障礙者,而經常把人轟出去的大女兒,情緒也相當不穩定......

(圖片來源:photo AC)
劉慧雅有耐心地為她們做護理指導,並採購尿布與保暖物品給他們。與對其他社福單位的態度相反,他們對劉慧雅毫無敵意,讓爺爺終於可以在最後的日子裡,被更多的關心與溫暖圍繞。他們為什麼願意讓劉慧雅進來呢?可能她讓他們想起了某個人?可能是她的打招呼方式,他們就是比較喜歡?或者是,根本沒任何原因。
他們更需要各界的關心,把愛與光照亮進家裡來,但憑藉著行政制度和愛心是不夠的,還需要有整合團隊的互相配合,不計辛苦地堅持與努力。這樣的故事,每一刻都在我們的四周發生,而任勞任怨的第一線工作者,更是默默地在每個角落貢獻己力。
「我到這些家庭探訪後,才發現在臺北光鮮亮麗的外衣下,還有許許多多我們未曾去注意到的陰暗角落,那裡有很多在夾縫中求生的老人家,還有很多充滿傷心事的家庭。」很多人說臺北市是資源很豐沛的地區,但別忘了,也是因為大家同心協力,一心求共好,資源才能被整合、轉介。
因為做過長照照管專員,護理師劉慧雅在居家指導時,也會視個案的狀況給予資源的建議與轉介,曾經也有前同事和她開玩笑地說:「你真是在不斷增加我們的工作量。」
問劉慧雅怎麼回答呢?
她說:「即使被抱怨,即使被拒絕,既使再辛苦,也要把服務送進去長照家庭裡。」
再難開的門,也有打開的一天;再糾結的心鎖,也有被療癒的時候。感謝所有的長照工作者,謝謝你們,雪中送炭更勝錦上添花。

(圖片來源:pexels)
▶ 了解更多「居家護理服務」
https://goo.gl/92QJsa
你或親朋好友需要長照服務嗎?
其他補助資源:
- 長照家庭不孤單,現在就能申請的「居家服務」
- 喘息服務讓你過好年 各縣市的照顧者,現在申請休假去
- 失能家人無法洗澡怎麼辦?快call「到府沐浴車」幫家人洗香香
- 照顧技巧到你家,護理師讓你免驚!花100元,讓照顧更安心
- 爺爺為什麼要過世?陪伴孩子度過悲傷的繪本-《可以哭,但不要太傷心》
- 愛是理解的別名,愛也是迷途的導航-與孩子共讀《阿茲海默先生》
- 侯怡君:「爸爸一度想結束生命,但幸好,最後他想到了我們」久病的人,更需要生存價值
―
愛長照謝謝您長期的支持,如果您對內容有任何疑問,或想提供更多更新的長照資訊給我們,歡迎聯絡我們: service@ilong-termcare.com
分享
文字
100%
120%
140%
Related Articles
延伸閱讀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