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壽險

共有 27 則相關文章

社會資源
壽險商品未來將如何轉型?
壽險公司該如何調整體質?若單從業者角度思考,未來的商品一定會轉型,朝向獲利比較好的「保障型」商品為主,如傷害健康險、定期壽險等,或盡量賣增資壓力較小的商品,如風險由客戶承擔的投資型保單或是外幣保單,又或是保證較少、保險期間較短的保單等。(圖/Freepik)
Smart智富
2024/03/08
長期照護
向家人「套話」的藝術(下篇)-《人生最重要的整理,離世清單》
如果你尚未立遺囑,你可以說:「我正在考慮寫一份遺囑,但覺得有點複雜,不知從何下手。」
方言文化
2022/09/12
長期照護
向家人「套話」的藝術(上篇)-《人生最重要的整理,離世清單》
家人間的談話很難不帶點情緒化,有時甚至是猜忌,地雷話題更是多到數不清。
方言文化
2022/09/11
樂活養生
為什麼我的保費比較貴?人人必懂的「保費結構」大拆解
在保險公司眼中,意外事件發生機率不會以年紀來區分,年輕與年長者都可能會發生。
橘世代:精彩人生2.0,展開人生新風景
2022/02/26
社會資源
謹慎面對,不要輕忽火災風險!
國人購買住宅火災保險等財產險比例低,遠遠無法與壽險等商品相比。
Smart智富
2021/11/08
社會資源
買「類全委保單」該注意哪些事?
相較於一般投資型保單是由保戶自行選擇連結投資標的,類全委保單是保戶繳保費給壽險公司後,壽險公司再委託投信代操管理。
Smart智富
2021/10/29
樂活養生
「保單電子化」讓保險服務更進步
目前若要知道所有的保單內容,最基本的方式就是找出封藏的紙本保單,翻開來一一查對,要不然就是一家一家問業務員或打到保險公司詢問,非常不方便。
Smart智富
2021/05/23
樂活養生
千面斜槓/郎祖筠逆齡生長:53歲開始重訓是自律
她也不藏私分享來自母親的教誨:「40歲以後,身體就是自己的。」
橘世代:精彩人生2.0,展開人生新風景
2021/01/31
社會資源
解讀壽險發展趨勢
過度的保證導致環境改變時,保險公司或客戶要承擔不小的風險。利率低時買的保單,未來一旦利率上漲,將對客戶不利;反之,利率走跌,對保險公司則不利。
Smart智富
2021/01/19
社會資源
兒童保單條款又修正了!
法律喜歡用明確的數字或切點去定義與解決問題,卻經常不符合真實狀況,例如每個人在法律規定成年的20歲那天,真的就突然成熟了嗎?滿15歲,就完全沒有《保險法》所認為被謀害的疑慮了嗎?
Smart智富
2020/08/11
社會資源
利率調降為何會讓保費變貴?
責任準備金負債增加時,會計上必須計入一個對應的費用科目,費用科目增加代表當年度的獲利就會下降,獲利下降相對會讓公司的淨值下降,淨值下降又會影響到公司的資本適足率。
Smart智富
2020/07/03
社會資源
屆退族應如何選擇理財工具?
台灣民眾偏好的儲蓄險已在今年先調漲了一波保費,預期下半年仍將變得更貴。另外,關於壽險保單,下半年也將適用最新的最低死亡保障門檻比率規則,回歸以保障功能為主要訴求。
Smart智富
2020/07/03
1 2 3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