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三高

共有 50 則相關文章

病症知識
基礎健檢怕不夠?考量3面向聰明加選,心腦血管5進階檢查有異狀速就醫
根據衛生福利部的統計,二O二四年國人十大死因中,有六項與「三高」相關,顯示慢性病對國人健康造成嚴重威脅。三高為萬病之源,也是癌症因子。肥胖、缺乏運動、不健康的飲食等生活習慣,是導致三高和部分癌症的共同危險因子。
早安健康
2025/10/06
社會資源
公費成人健檢涵蓋十大死因6大項!醫師曝這招「算病機」扭轉健康危機
你知道俗稱為「公費成人健檢」的「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其實才是健康檢查項目的精華?成人健檢涵蓋的範圍甚至包括國人十大死因中的六項。從二○二五年開始提前到30歲就可以做,主要目的就是針對三高進行早期篩檢,可以偵測出相關的疾病風險。
早安健康
2025/10/03
新聞政策
公費成人健檢再升級!不僅年齡下修至30歲 更增加「這些」檢測服務內容
國健署宣布自114年1月1日起,公費成人健檢年齡下修,30-39歲民眾也可受惠,同時會調整健康服務內容及醫療院所給付標準。
健康醫療網
2025/02/17
新聞政策
三高慢性病佔十大死因半數 4至7成民眾不自覺三高異常
三高相關疾病危害國人生命健康、增加健保支出的負擔不可忽視,民眾可多加利用免費成人健檢服務,從源頭預防三高及慢性疾病。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24/06/12
病症知識
減少「5%體重」就能預防高血壓!醫列「減肥標準」還能改善糖尿病
肥胖絕對不只是有影響外觀,更會影響身體的健康。根據統計,肥胖者發生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及血脂異常的風險,比起健康體重者高出很多倍,因此做好體重管理很重要。家醫科醫師指出,減少5%體重可以幫助預防高血壓;減少5~10%體重預防糖尿病;減少10~15%體重還能改善心血管疾病。
Uho優活健康網
2023/09/16
樂活養生
他靠1招維持「零」食自律!從三高失控到瘦掉半個自己,10年沒復胖!
因為也曾很胖過,郭宇綸知道胖的人很辛苦,光是坐著不動就會累,所以他自從瘦下來,就不會想再回到過去的樣子,所以看到成果,就是一種動力。
早安健康
2023/05/12
樂活養生
血壓高,究竟會讓身體出現什麼變化?圖解懶人包
長期的高血壓會帶來許多身體危害,因為這代表著血液在血管裡流動的時候,力道是過強的,不斷衝擊著血管管壁,血管就會愈來愈不健康。一個人患有高血壓的時間愈久,無論是不知情,或是不想理,總之當從來沒有控制血壓,就會愈危險,帶來愈多的併發症。
照護線上
2023/04/16
病症知識
心肌梗塞裝支架可一勞永逸?  醫:「雙重抗血小板療法」防復發
翁國昌教授說,根據各醫院統計,雙抗用不足9個月的血栓風險升高,只要沒有出血等併發症,建議都要至少一年。目前部分藥品的健保給付為9個月;糖尿病,慢性腎臟疾病,年紀超過65歲等病灶嚴重的患者考慮是否需自費延長使用雙重抗血小板療法。
健康醫療網
2021/01/23
病症知識
心肌梗塞找上誰? 三高、腎病族群多注意
根據研究統計,心臟血管疾病是慢性腎臟病患最常見的死因,心腎症候群已是目前醫療研究重點之一。
健康醫療網
2020/07/14
病症知識
喝牛奶會變胖、會三高?來看研究怎麼說
所以問題在於我們開始喝牛奶之後,我們的飲食選擇上做了怎樣的調整。用牛奶替換掉較不健康的含糖飲料、加工紅肉,對身體健康是很不錯的改變。
照護線上
2020/06/05
病症知識
辨識腦中風的4徵兆,職能治療師日常生活建議(專家投稿)
規律的運動習慣雖然可降低腦中風風險,不建議過於早或傍晚外出運動,運動前需先做好暖身。運動方式建議以溫和且不過度激烈為原則,像是體操、太極拳以及散步均是很不錯的選項。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20/05/29
病症知識
血管疾病不容忽視 主動脈、周邊血管新科技 治療再升級
「主動脈瘤並不是『腫瘤』,而是指主動脈壁的彈性變差,異常膨大如氣球的一種疾病,一旦破裂致死率極高。」
健康醫療網
2020/01/01
1 2 3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