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新聞政策
公費成人健檢再升級!不僅年齡下修至30歲 更增加「這些」檢測服務內容
國健署宣布自114年1月1日起,公費成人健檢年齡下修,30-39歲民眾也可受惠,同時會調整健康服務內容及醫療院所給付標準。
健康醫療網
2025/02/17

新聞政策
三高慢性病佔十大死因半數 4至7成民眾不自覺三高異常
三高相關疾病危害國人生命健康、增加健保支出的負擔不可忽視,民眾可多加利用免費成人健檢服務,從源頭預防三高及慢性疾病。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24/06/12

病症知識
減少「5%體重」就能預防高血壓!醫列「減肥標準」還能改善糖尿病
肥胖絕對不只是有影響外觀,更會影響身體的健康。根據統計,肥胖者發生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及血脂異常的風險,比起健康體重者高出很多倍,因此做好體重管理很重要。家醫科醫師指出,減少5%體重可以幫助預防高血壓;減少5~10%體重預防糖尿病;減少10~15%體重還能改善心血管疾病。
Uho優活健康網
2023/09/16

樂活養生
他靠1招維持「零」食自律!從三高失控到瘦掉半個自己,10年沒復胖!
因為也曾很胖過,郭宇綸知道胖的人很辛苦,光是坐著不動就會累,所以他自從瘦下來,就不會想再回到過去的樣子,所以看到成果,就是一種動力。
早安健康
2023/05/12

樂活養生
血壓高,究竟會讓身體出現什麼變化?圖解懶人包
長期的高血壓會帶來許多身體危害,因為這代表著血液在血管裡流動的時候,力道是過強的,不斷衝擊著血管管壁,血管就會愈來愈不健康。一個人患有高血壓的時間愈久,無論是不知情,或是不想理,總之當從來沒有控制血壓,就會愈危險,帶來愈多的併發症。
照護線上
2023/04/16

病症知識
心肌梗塞裝支架可一勞永逸? 醫:「雙重抗血小板療法」防復發
翁國昌教授說,根據各醫院統計,雙抗用不足9個月的血栓風險升高,只要沒有出血等併發症,建議都要至少一年。目前部分藥品的健保給付為9個月;糖尿病,慢性腎臟疾病,年紀超過65歲等病灶嚴重的患者考慮是否需自費延長使用雙重抗血小板療法。
健康醫療網
2021/01/23

病症知識
心肌梗塞找上誰? 三高、腎病族群多注意
根據研究統計,心臟血管疾病是慢性腎臟病患最常見的死因,心腎症候群已是目前醫療研究重點之一。
健康醫療網
2020/07/14

病症知識
喝牛奶會變胖、會三高?來看研究怎麼說
所以問題在於我們開始喝牛奶之後,我們的飲食選擇上做了怎樣的調整。用牛奶替換掉較不健康的含糖飲料、加工紅肉,對身體健康是很不錯的改變。
照護線上
2020/06/05

病症知識
辨識腦中風的4徵兆,職能治療師日常生活建議(專家投稿)
規律的運動習慣雖然可降低腦中風風險,不建議過於早或傍晚外出運動,運動前需先做好暖身。運動方式建議以溫和且不過度激烈為原則,像是體操、太極拳以及散步均是很不錯的選項。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20/05/29

病症知識
血管疾病不容忽視 主動脈、周邊血管新科技 治療再升級
「主動脈瘤並不是『腫瘤』,而是指主動脈壁的彈性變差,異常膨大如氣球的一種疾病,一旦破裂致死率極高。」
健康醫療網
2020/01/01

樂活養生
防彈咖啡減重? 醫:成份不明恐傷身
雖然生酮飲食、防彈咖啡對於想短期減重的人來說較有效率,但其實是風險較高的飲食法。
健康醫療網
2019/10/15

病症知識
三高又中廣身材 – 代謝症候群(懶人包)
唯一比較容易讓「代謝症候群」患者注意到自己不太對勁兒的,就是發現自己腰圍愈來愈往「中廣」方向邁進。而要知道自己有沒有代謝症候群,不是靠有症狀才求醫,唯一比較可靠的方式是定期健康檢查。
照護線上
2019/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