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吃粽胃脹氣、消化不良?中醫教你按摩「3穴位」幫助腸胃蠕動

端午吃粽胃脹氣、消化不良?中醫教你按摩「3穴位」幫助腸胃蠕動

端午節將至,家家戶戶都會粽子來吃,然而,傳統粽子的主食材多為糯米,除了黏膩不易消化外,更含高鹽且過於油膩,若是嘴饞不小心吃多了,容易出現腹脹、腹痛、噁心,或是胃口不佳等症狀。中醫師表示,若吃完粽子感覺胃脹不舒服,可透過按摩穴道,幫忙腸胃蠕動消化。

Uho優活健康網

2023/06/21

瀏覽數 4,677


文/王韻雅


粽子的口味變化多,但基本上都是以糯米做基底,再搭配各種豐富內餡,1顆粽子的熱量大約在450~600大卡路里左右,特殊口味粽子一顆甚至高達上千大卡。如果胃口大開,多吃幾顆粽熱量馬上爆表。


▍吃粽健康紅綠燈

一般粽子多以澱粉為主,光糯米可能就已占300大卡,若再添加鹹蛋黃、栗子、豬肉等食材,則熱量更會飆升。

台中慈濟醫院營養師戴聖玉提出「吃粽健康紅綠燈」原則,民眾可以依照自身身體狀況調整: 

✔「紅燈」原則

一餐吃1顆粽子後就別吃了,額外的米飯或麵食不能再吃,否則熱量不知不覺就「闖紅燈」。 

✔「黃燈」原則

醬料另外放,沾少許食用即可。粽子本身調味重、含油量高,戴聖玉營養師建議盡量品嘗原味,或沒額外加鹽調味的辛香料粉末。若還想搭配醬料,可用醬料碟盛裝,沾少許醬料食用,避免攝取過多鈉。 

✔「綠燈」原則

搭配蔬果一起吃,美味又健康。粽子內含纖維質不多,建議搭配1~2份蔬菜(1份大約飯碗8分滿)一起吃,飯後30分鐘後,可再吃1個拳頭大小份量的水果幫助消化。

▍按摩3穴道助腸胃蠕動

粽子的主要成分是糯米,有些人即使吃得不多,仍會脹氣、消化不良。台中慈濟醫院中醫部醫師郭佩珍表示,如果吃完粽子感覺胃脹不舒服,可按摩「內庭穴」、「行間穴」、「內關穴」,幫忙腸胃蠕動消化,緩解脹氣的不舒服。 

✔ 內庭穴

位於足二、三趾縫間,屬胃經的水穴,是清胃火、止牙痛的好幫手,也能緩解腹脹感。 

✔ 行間穴

位於足一、二趾縫間,恰好在內庭穴旁邊,屬肝經的火穴,由於肝經循行經過脅肋包圍著胃部,按壓行間穴清肝火外,可以消食積、鬆開脅肋,解除腸胃塞滿粽子對脅肋的壓迫。 

✔ 內關穴

位於手腕橫紋後三指幅,對心、胸、胃不適都可緩解。

 



▍糖尿病友吃粽 每餐不能超過半顆

郭佩珍、戴聖玉特別提醒,糖尿病友每餐吃粽子的份量一定不能超過半顆,糖尿病友或對糯米類食品消化不良人,可選擇全榖雜糧粽做替代;餐後搭配健走、騎單車等低至中強度的運動30分鐘,也能幫助血糖穩定,及腸胃蠕動消化。


 
 
原文經優活健康網同意後轉載,原文請點此


繼續閱讀:
 

1. 經常脹氣、打嗝、放屁, 這樣正常嗎?(懶人包)

 

2. 古人的端午節飲食養生哲學

Uho優活健康網

Uho優活健康網

《優活健康網》為台灣極具專業權威性的健康知識平台,擁有完整醫療記者與編輯群,提供最正確的就醫認知與醫療知識。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