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銀行

共有 8 則相關文章

長期照護
遺產爭產常見糾紛:「借名登記」的財產要如何拿回來?
「借名登記」,要有白紙黑字的契約書,才好作為「有借名登記法律關係之合意」的證據,條款如何寫,很重要,不然白寫了,等於沒寫。
吳挺絹 律師
2022/11/15
長期照護
繼承人間的分配協議算數嗎?-《人生理財的失落環節──遺產》
如果繼承人只有一個,那就沒有遺產分割的問題,因為全部的遺產當然由繼承人單獨繼承,不過如果繼承人有兩個以上的話,遺產究竟該如何分割?
采實文化
2022/09/10
社會資源
機器人理財助攻退休投資績效
台灣也有銀行優化理財機器人性能,如透過大數據分析、篩選機制等建構投資組合,並透過再平衡機制降低投資風險。
Smart智富
2022/08/13
社會資源
升息環境如何節省房貸支出?
到底轉貸有沒有好處?舉個例子來看,若房地產之前銀行鑑價800萬元、貸款8成為640萬元;而新的銀行鑑價為1,000萬元,一樣貸8成則是800萬元,等於多出160萬元的資金可運用。
Smart智富
2022/05/21
社會資源
面對房貸選擇題怎麼做省最多?
所謂的寬限期,是指「只繳息、不還本」的期間,目前寬限期常見為1年至3年。
Smart智富
2022/03/21
社會資源
儲蓄險增加死亡保障 影響在哪?
我們討論到金管會加強管理儲蓄險,是希望保險不能都是儲蓄,要適度增加保障成分,以避免保險本質被扭曲。
Smart智富
2020/01/25
社會資源
怎麼繳卡費對信用最有利?銀行授信人員說「這樣繳」,以後能借到最多錢
信用評等愈高,能借到的金額就愈多,也因此,銀行在審核時會比較嚴謹,像是借款人是否已經年滿20歲、是不是有穩定的收入來源、職業是什麼、服務年資多長、負債率占薪資的比重是多少、資金用途是什麼等
Smart智富
2019/04/20
新聞政策
台灣人退休保險保障嚴重不足!
民眾對退休金準備往往僅止於「知道、但沒有行動」,有超過4成民眾認為目前財務不足以負擔下半輩子生活,卻有近5成民眾沒有理財,更有33%民眾完全依賴他人提供退休金。此外,大多數民眾的退休準備金明顯不足,對於退休後生活費用的估計,未考慮通膨與長壽風險, 因此明顯偏低。
Smart智富
2017/09/25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