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醫師的協助,要怎麼讓「憂鬱症」離開社會?零互動的憂鬱奶奶
除了醫師的協助,要怎麼讓「憂鬱症」離開社會?零互動的憂鬱奶奶
也有許多的疾病能透過醫師的協助得到緩解與控制,可是疾病之外的其他社會問題,終究,只有源源不斷的愛和支持的力量,才有解答吧!
居服員 藍家蓁
2017/03/30
瀏覽數 19,418

一位救護志工剛剛傳來的訊息,一名女子,24歲,從9樓高處一躍而下,救護現場湧入許多圍觀民眾。即使一路CPR到醫院,卻仍然回天乏術,到院前死亡,家屬表示女兒工作壓力大,又無法排解,才會想不開、進而尋短。
當這位母親看到女兒站在陽台上,想拉她一把時已經來不及了。或許死亡看起來像是一件事情的結束,但是對這位母親而言呢?

(圖片來源:pixta)
在我們服務的個案中,也有罹患憂鬱症的,一位住在東區巷弄內的奶奶正是這樣的情況。
在這個家中,我只負責打掃,奶奶不曾和我說過什麼,就僅限於見面時的問候,一直到終結服務時,仍舊如此。對我而言,那是一個極無趣的個案,完全沒有互動的機會,所以也一直無法得知奶奶憂鬱的原因是什麼。
我通常稱我的工作為任務,因為隨時有可能被社工通知有變化,所以公園也常常是我個人休息及等待服務時會去的地方。放眼過去,在公園裡有一些基本的族群......我想你已經猜到了,公園裡有許多的老人、小孩、外勞,甚至還有精神異常的人。
我思考著,如果有一種愛,它是真實的存在著,那在這公園裡面的「問題」,會不會減少一大半?如果有一種愛,能涵蓋所有的過錯;那家人之間的情誼是不是可以更緊密的交織在一起?

(圖片來源:pixta)
也許有一股力量,能夠牽引著我們,願意用溫柔的眼光和言語,來善待別人和自己,是不是社會就能展現出一股和諧的力量,以及充滿無限的希望。
我們都必須去接受,有一天我們終將會變老的事實,可能,會有許多身不由己的疾病纏身......這一歇,使我們看起來「令人討厭」。
當然,也有許多的疾病能透過醫師的協助得到緩解與控制,可是疾病之外的其他社會問題,終究,只有源源不斷的愛和支持的力量,才有解答吧!
居服員藍家蓁的日常>
居服員藍家蓁的其他照顧故事>>
分享
文字
100%
120%
140%
Related Articles
延伸閱讀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