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的迷思:以為長輩沒創意?其實他們創作微電影,比年輕人還精彩

現代人的迷思:以為長輩沒創意?其實他們創作微電影,比年輕人還精彩

阿公阿嬤一想到自己竟然學會創作微電影了,都滿眉飛色舞的。讓我最驚訝的是:本來最想逃的人,居然主動約了我們的助教,幫她們補課讓自己更精進。

心靈輔導老師 王漪

2017/03/31

瀏覽數 16,346



有時候,一些看來稀鬆平常的事,竟然成為我們開啟人生新頁的起點。
 
那是三月中旬的一個星期五晚上,我帶領一個叫做「微電影與靈修」的工作坊,從三十多歲開始帶領這一類的活動,心中的認知也就是:「一如往昔」吧!
 
我確信自己所做的工作,對別人總會有些幫助,但也不至於會有太多出乎意料的美事吧!
 
微電影

 

學員大約十來個,跟其他團體略有不同的是:他們的平均年齡稍長,二十多歲的人只有一位,一半以上的人都已經是阿公阿媽了。他們的另一個特色是大部分具有某些專業背景,像是:醫師、工程師、心理諮商師、教育工作者等等。
 
而且,這些長者都沒有運用手機製作微電影的經驗,基於這些原因,我把這次的工作坊定調為:「可以學一點東西的休閒活動」,沒有設定太高的期許。
 
等我上完第一節課之後,我發現了另一件更有趣的事:這些長者當初看到我們的活動廣告,誤以為「微電影與靈修」就是輕鬆地坐著看電影,順便讓身心靈放鬆一下,當我把這兩天半的工作坊流程報告出來,他們發現居然是要他們自己在兩天半中完成一部微電影,現場立刻哀鴻遍野!
 


▍   你也可以做 帶長輩用手機製作微電影

有人站起來跟我說:「天哪,我被騙了,如果我早知道是要學拍微電影,我就不會來參加了!」
 
因為我跟這幾個人本來就認識,所以我也沒被這些「哀嚎聲四起」嚇退,箭已經在弦上,怎能不發?我觀察了現場,確認了兩件事後,就知道這件事是可以進行下去的,一個是:現場佔少數的年輕人,是堅持要學習的,且三位年輕人中,就有兩位是外縣市來的,勢在必得;另一個原因是,在這些「長者」之間,也有幾位是「雖知不容易,但不想放棄學習機會」的人。
 
這兩類人加起來,人數已經過半,他們凝聚出來的力量,足夠帶著整群人前進。想臨陣逃脫的人變成少數,他們也就抱著試試看的態度,跟隨了。
 
由於這次的參與者資質很好,雖然他們當中大部分是第一次接觸「用手機製作微電影」,但我給的題目並不簡單,
題目是:「平安」,為了凸顯平安這個主題,我們定的拍攝地點都帶有某種「不安」。
 

手機微電影
(圖片來源:pixta)

 
一個是從聖心女中對面的八里左岸,走到曾經發生全國矚目命案的「媽媽嘴咖啡屋」,一個是徒步走到關渡橋的中間點默觀,還要對著河水唱歌。
 
媽媽嘴命案已經過了四年,但每次走過那裡,仍會感到內心的激盪,那麼平靜美麗的河岸,當時那麼年輕,受過高等教育,眉清目秀的謝依涵,如何能夠靠一己之力做出如此令人髮指的罪行?當我們讓自己置身於這個地方,如何能感受到「平安」?要以怎樣的心境「祝福大地」?
 
關渡橋,是聯繫八里,蘆洲,淡水,與台北市之間的重要橋梁,終日車水馬龍,人若站在橋中央的自行車道上,會感受到很強的震動。這橋因為下面是淡水河,數十年來也發生多起投河自盡的事,因為機車汽車混雜,大小車禍也不少;它是一座美麗的橋,但也有其凶險之處。
 
當一個人站立於橋上,可能同時感受到橋上車在轟轟駛過,橋下船在行駛,不遠處淡水線的捷運列車呼嘯而過,天上還有鳥和飛機在飛,人置身其中,何其渺小……在不絕於耳的聲響和震動中,如何感受到內心的平安?如何「祝福河川、山岳、海洋以及置身其中的山海子民」?
 
第二天一早,學員就兵分二路出去外拍了。他們沒有很多的時間事先學習寫劇本,所以就是沿途被哪一個景觸動,就拍下照片,或是錄影。等最基本的素材有了,再回來一起討論要表達的內容。


​​​​​​​


▍   以為長者沒創意?看你的迷思多嚴重
 
一旦進入實際的工作,當初關於「能力」的迷思就立見分曉。
 
大部分的人都會不經探究地就相信一個假設:「年輕人才是3C世代的人,他們生來就比他們的父母輩或是祖父母輩,更擅長使用電子科技產品。」
 
如果我們把「使用」二字界定為-「用手指按鍵的靈活度,或是熟悉某些軟體功能等等」,那麼年輕人的確是比較容易上手的;年長一點的人,或許學得慢一點,但也能很快就能學會。
 
以我們這次使用的影片編輯軟體「小影」來說,並不需要太複雜的手指操作,方法並不難,我親自在不到兩小時的時間,以單兵教練的方式,教會一位年近70的修女。
 
當她第一次體驗到點選配樂功能,按下一個曲目之後,她錄的一小段影片就有音樂了,她那驚喜發亮的臉,真讓我確信,學習這些技術能為她的生活開創新的一頁,教他們創作微電影是值得的。
因為越是年長的人手上的舊照片越多,那些照片訴說著家庭和時代變遷的故事。
 
第二天下午,各組的創作主題浮現,我看見一件事:年輕人的優勢是學習速度快,有創意;長者的優勢則是:他們的生命經驗豐富,對事情有比較深刻的看法,他們都是「有故事的人。」要創作微電影,故事、內涵跟技巧是等量齊觀的。而且,真正感動人的是「故事」,而不只是技術。年輕人跟長者,彼此間有非常多可以共同學習的地方。
 
工作坊的第三天,所有的人都感到滿足,豐收,就連原先想逃的那幾位,也都開開心心的盤算著他們要把多次出國旅行,或是孫子從小到大的照片編輯成微電影。
 

感恩
(圖片來源:pixta)
 

阿公阿嬤一想到自己竟然學會創作微電影了,都滿眉飛色舞的。讓我最驚訝的是:本來最想逃的人,居然主動約了我們的助教,幫她們補課讓自己更精進。
 
看他們的作品,有很多讓我驚豔的地方,例如:關渡橋那組能用很強的影音結合,表達出現代人心中的壓抑;媽媽嘴的A組(較年長)以清晰的思路和結構,傳達對環境與生態的關懷、省思;而媽媽嘴的B組(成員是三位年輕人),以標題:「我們都有可能在一個暗夜,親手埋葬了自己的人生」,他們要傳達的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成為不同形式的謝依涵,因不同的理由陷入不可自拔的錯誤,毀了自己的一生
,人對自己的幸福要感恩,對他人的不幸,當常存哀矜之心」。
 
每一組的作品都讓我深深感動,我和我的工作夥伴也因為這次的經驗,希望能將「微電影中的生命故事」,推廣到更多的團體,要記得,是創作電影,不是坐著看電影喔!只要手上有一台智慧型手機,就可以開始學了。
 


▼ 來看微電影工作坊完整記錄

 





繼續閱讀:

1.  【朱國鳳專欄】你想要抗腦力退化、抗失智嗎?和我一起來博物館吧

2. 【重要輔具介紹】多利用「休閒輔具」 讓阿公阿嬤一路玩到老

3.  用故事改變自己、改變世界!-揚生慈善基金會


心靈輔導老師|王漪
http://www.ilong-termcare.com/UserFiles/Articles/031b0699-26e9-4600-b79b-96acebf53267/%E4%B8%8B%E8%BC%89.jpg
點此看王漪老師的其他熟齡見解>>

 

 
心靈輔導老師 王漪

心靈輔導老師 王漪

「與心靈有約」主持人

Rosa 擁有超過三十年的心靈培育經驗。自一九八一年起,在隸屬于教育部財團法人的傳播機構「光啟社」製作「人格教育視聽教材」,舉辦訓練課程,並曾赴法國、西班牙接受創作、靈修與影視媒體相關訓練。 二〇〇〇年起任教聖心女中,主持「心靈有約」課程,著有《與孩子心靈有約:20 堂給大人與孩子的靜心啟蒙課》一書。 Rosa 以慧黠的眼光、幽默的筆調,描述晚年的生活與心靈。 她的幸福配方是-安全感、明朗的氣候和人際關係,還有心靈與物質的不匱乏。在安定的生活中,人不必很有錢,也可以活得幸福。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