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心肌梗塞

共有 59 則相關文章

病症知識
預防血栓形成,避免心肌梗塞復發!抗血小板藥物治療重點提醒,心臟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心肌梗塞的成因與血栓形成有關,抗血小板藥物能夠預防血栓形成,降低再次心肌梗塞的風險。例如阿斯匹靈是常見的抗血小板藥物,但副作用包括腸胃不適、腸胃道出血等,如有不適最好回診討論,避免自行停藥。
照護線上
2023/12/20
樂活養生
更年期三高攀升 年長女性心肌梗塞送醫比例竟高於男性!
女性進入更年期除了骨質疏鬆,三高攀升與心血管疾病也是一大威脅。
健康醫療網
2023/11/08
病症知識
老翁胸悶誤以為染新冠 原來是心血管阻塞
78歲退休老翁因胸悶不適長達一週,一直不願就醫,後因老翁誤以為自己可能染新冠肺炎才就醫,經醫師診斷老翁胸悶非新冠引起,而是冠狀動脈因狹窄或阻塞,導致血流供應不足引起輕微阻塞,建議儘快接受心導管治療。
健康醫療網
2023/02/10
病症知識
「心痛」不可輕忽! 小心成為心肌梗塞前兆
由於心絞痛可能成因多,李應湘醫師提到,當某種藥物的安全性相當受保障時,臨床上該藥物除作為治療手段之外,也可當作一種診斷方式,提供醫師診斷患者時更有利的判斷依據,本次新機轉抗心絞痛藥物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健康醫療網
2022/12/17
病症知識
紅斑性狼瘡患者 要注意中風心肌梗塞危險性
紅斑狼瘡纏身的14歲少女,在大林慈濟醫院過敏免疫中心治療後迎新生,圖左是院長賴寧生。記者謝恩得/攝影
元氣網
2022/09/29
病症知識
預防中風、心肌梗塞,記得調整控糖藥,心臟專科醫師圖文解析
糖尿病是代謝性疾病,經常伴隨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等共病,而讓心血管疾病提早報到。
照護線上
2022/08/22
病症知識
主動脈瓣膜二度退化? 六旬婦身體虛弱靠瓣中瓣手術救命
陳紹緯教授將心臟比喻為一個房間,而瓣膜的功能就像門,這個門就是瓣膜,正常狀態下心臟收縮時會將血液打入主動脈,而門勢必要開啟血液才能順利送出,而後門再自動關起來,才不會導致送出的血液倒流。
健康醫療網
2022/08/18
病症知識
高血壓患者注意!居家正確量血壓,請掌握722原則
高憲立理事長呼籲,「別等到引起併發症,不然就為時已晚了。」務必要增強國民認知、正確的診斷、以及妥善的治療處置,這同時是舉辦本次教育講師培訓的目的。
健康醫療網
2022/08/17
病症知識
心肌梗塞超危急!搶通血路、預防再發,心臟科醫師圖文講解
年紀方面,男性大於45歲、女性大於55歲,心肌梗塞的風險會增加。
照護線上
2022/05/14
病症知識
三高沒顧好,心臟會跟著受傷?!心腎潛藏的「微」險關係
根據統計國人的高血壓盛行率達25.82%,平均每四人中就有一位高血壓患者,血壓高的時候,灌流到腎臟的血流壓力也增加,長期造成腎臟病變,根據2019臺灣腎病年報,臺灣透析患者中有高達83.7%合併有高血壓。
健康醫療網
2022/01/28
病症知識
新冠病毒很「傷心」!心血管病患染疫,恐增死亡風險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醫師發現,中風、心肌梗塞等病例較以往增加且疾病程度也較為嚴重,甚至因急性心肌梗塞而導致到院前呼吸心跳停止的病患,也較以往增加約2倍。 示意圖/ingimage
元氣網
2021/10/23
樂活養生
9月仍持續飆高溫 醫籲慎防熱衰竭
一般來說,嬰兒、小孩、老人、糖尿病、心臟病、慢性病患者及正在服用藥物治療者,都較容易產生熱衰竭。
元氣網
2021/09/30
1 2 3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