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翁胸悶誤以為染新冠 原來是心血管阻塞

老翁胸悶誤以為染新冠 原來是心血管阻塞

78歲退休老翁因胸悶不適長達一週,一直不願就醫,後因老翁誤以為自己可能染新冠肺炎才就醫,經醫師診斷老翁胸悶非新冠引起,而是冠狀動脈因狹窄或阻塞,導致血流供應不足引起輕微阻塞,建議儘快接受心導管治療。

健康醫療網

2023/02/10

瀏覽數 8,598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

78歲退休老翁因胸悶不適長達一週,一直不願就醫,後因老翁誤以為自己可能染新冠肺炎才就醫,經醫師診斷老翁胸悶非新冠引起,而是冠狀動脈因狹窄或阻塞,導致血流供應不足引起輕微阻塞,建議儘快接受心導管治療。高齡的老翁因害怕開刀不願接受心導管手術治療,僵持不下,經評估情形後改採非侵入式輔助治療搭配藥物進行治療,陸續進行3個月,老翁胸悶漸緩解得以控制。

類似年事已高的長輩身體不適,但不願意就醫檢查、或不願進一步接受侵入式手術開刀治療的情形成為許多子女擔心的問題。

亞東醫院心臟血管內科林恆旭醫師表示:由於長輩較缺乏病識感,認為身體不適是正常老化現象,因害怕不想面對身體疾病真正問題,常延誤就醫或誤信偏方。

文中老翁因心肌梗塞導致心臟缺血引發胸悶,一般建議民眾有類似情形,應盡快就醫請專業醫師評估,將過於狹窄的血管擴張舒通,維持血液充足順暢的流動,否則氣溫驟降或情緒激動導致心臟無法負荷,可能會造成急性心臟衰竭症狀。
亞東醫院心臟血管內科林恆旭醫師指出,民眾因害怕手術而不願接受心血管手術治療,是非常危險的,但也有部份病患的冠狀動脈病變,不合適接受侵入式的手術治療,過去只能以傳統藥物治療,所幸醫療科技日新月異,不斷有新的治療方式,以心臟震波治療搭配藥物控制,這樣的方式在歐洲臨床上應用比較多,由專業醫師評估為期3個月9次,每次30~60分的體外心臟震波治療,患者7成以上陸續都有舒緩改善。

輔助性心臟震波治療為非侵入式的體外治療模式,林恆旭醫師表示是以0.09毫焦耳/平方毫米的低能量,震波刺激心臟使得血流擴及範圍加大,改善心臟缺血問題及心臟功能,適用於缺血性心臟病及心衰竭病人。

有心絞痛、心肌缺氧現象但不願或不適合心導管治療者,或是已藥物治療及心導管手術後仍心絞痛者,可經過醫師專業評估過搭配藥物治療。

林恆旭醫師進行非侵入性心臟病治療(圖中非當事人)
▲林恆旭醫師進行非侵入性心臟病治療(圖中非當事人)

根據衛生署統計,台灣心血管疾病平均病發年齡為52歲,心血管疾病患也有逐漸年輕化的現象。建議心血管疾病的預防須從日常作息改善,控制好三高數值的健康飲食及規律運動不可忽視,以及避免菸酒與長期熬夜。

國民健康署提供40至64歲的民眾三年一次的免費健康檢查,65歲以上的民眾更有每年一次的免費健檢額度。一般民眾則可以定期安排一年一次健康檢查,以提升及早發現病症的機率。民眾若有胸悶、揪心、心悸等等異狀,一定要儘快就醫。


原文經健康醫療網同意後轉載,原文請點此 


繼續閱讀:  

1. 冠狀動脈狹窄,心臟缺血很要命!醫師圖解說明

 

2. 保養血管要趁早,心血管疾病問題多

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

健康養生新聞資訊網路媒體

健康醫療網是以健康新聞、治療新知為主的全方位健康媒體平台,致力於提供最專業、最即時、最樂活的多元化資訊。 「健康部落格」邀請專業人士論述健康資訊。 分享更多更完善的保健知識與服務,成為民眾獲取健康知識的首選網站。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