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

自 1990 年 12 月成立以來,安寧照顧基金會以協助臨終病人獲得適當之醫療並促進各界對臨終病人之關懷為宗旨,積極推動安寧療護及生命教育的推廣與發展,辦理各式各樣的教育訓練與宣導活動,協助全國各地醫院成立安寧病房;同時,也致力促使「安寧緩和醫療條例」
於 2000 年正式立法通過,讓台灣成為亞太地區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立法保障尊重自然死亡的國家,幫助末期病患在臨終時刻得已合法選擇不急救,維護臨走前最後的尊嚴。

長期照護
安寧照顧基金會:安寧療護不是只有嗎啡的「折騰死」-從傅達仁安樂死看善終
安寧照顧絕對不是只有嗎啡,世界衛生組織及許多醫學會皆指出,90%的患者經由簡單的藥物,就能有效的控制癌痛,而醫師用藥往往是從「最無侵入性」及「最簡單給藥時間」逐漸調整方式及劑量。傅達仁提到的「口服型」、另有「穿皮貼片劑型」都是優先選擇的方式。
2018/06/08
心靈加油站
長輩玩「生命探索地圖」桌遊,學會:道謝、道歉、道愛、道別
安寧照顧基金會執行長林怡吟表示:「透過回顧過去,我們可以修補錯誤,以及放下錯誤;進而原諒、肯定別人及自己,讓生命更完整。」有趣的桌遊也能讓長者走出封閉的生活,在陪伴和互動中建立人際關係,成為促進健康老化的小工具。
2018/02/07
心靈加油站
協助喪偶老人走出哀傷陰影
喪偶團體最後一次活動時,我們提供每位長者一根蠟燭,請他們點燃後,藉著燭光向懷念的此生配偶告別。阿瓊阿嬤對兒女未讓她出席亡夫的喪禮一直很遺憾,只見她手持蠟燭,含淚向亡夫道別;告訴他自己在日照中心受到很好照顧,請他別記掛。
2017/06/24
心靈加油站
檢視八大非癌 發展安寧困境
非癌末期患者的病程進展、存活期預估等,和癌末患者迥然有別,後者經由腫瘤科醫師依據癌症分期和症狀表現、病程、治療進展,來判定是否為已難治癒的末期患者,一般有其根據,且八九不離十。
2017/06/24
心靈加油站
葉金川-拒絕醫療凌遲 他要帥氣地走
《安寧緩和醫療條例》是針對末期病人,醫師如果明知心肺復甦術包括插管急救,不能挽回病人性命,只是拖延死亡時程,就應考慮不插管,並對已插管急救卻無效的病人,有拔管協助病人安詳往生義務;此即是安寧療護真諦。醫療目的不在維持一息尚存,勉力提供無效醫療,在他看來,這就是「凌遲」病人。
2017/06/24
心靈加油站
楊志良-提倡安寧療護 取代無效醫療
要避免「無效醫療」所造成的浪費,他認為應從兩方面著手:一以安寧療護取代積極治療,讓病患獲得更好的臨終關懷與照顧,另一方面,鼓勵民眾簽署《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讓病患活得更有尊嚴,也減少醫療支出。目前台灣僅四分之一癌末病患臨終前接受安寧療護,跟國外已達七、八成相比,努力的空間仍大。
2017/06/24
心靈加油站
沈富雄-臉書PO準遺言 歡迎如法炮製
沈富雄認為, 這是每個人遲早會面臨的問題,把想法貼出來,也希望影響世人效法,早做最後打算;他打趣說,「版權所無,歡迎如法炮製」。
2017/06/24
心靈加油站
打造多元化長照安寧資源
因應醫療環境的變遷及長照2.0、在地老化及在宅醫療等政策的推行,本基金會的長照安寧推動計畫將不侷限於長照機構,長遠目標將朝向以病人為中心的社區安寧照護網絡,未來服務對象將包含非屬機構的長照工作人員所提供的居家及社區服務,希望藉此打造、充實多元化安寧資源,讓長照安寧質量與時俱進。
2017/06/24
心靈加油站
在最熟悉的地方送別-長照機構推動安寧療護的案例分享
在住機構的長者中, 像金爺爺這樣的案例還真不少;他們視機構為「第二個家」,也是期盼的人生終點,希望能在熟悉的這個「家」,由家人陪伴下,依自己意願安詳走完全程。這也彰顯了「安寧照顧」對長照機構的長者而言,是生命末期非常重要的資源,不僅提供個案本身舒適護理,也幫助家屬心理及精神上獲得支持,減少因親人離別所產生的負向情緒,同時促進家人間的理解與配合,讓個案生命在尊嚴及品質下平安善終。
2017/06/24
心靈加油站
以家庭為焦點的悲傷治療
安寧團隊發展已漸趨完整和成熟,健保給付也已大幅提升,客觀條件已然形成,悲傷治療實有需要提升至以家庭為焦點的服務,並以充實技術面來達到讓病人與家屬「生死兩相安」的願望。
2016/11/21
心靈加油站
幽谷伴行 趙可式為安寧志工開講
原來不僅非安寧的其他專科醫護人員對安寧療護認知不足,甚至在安寧病房服務多年的志工,對安寧療護也常是一知半解,卻任由這些錯誤知識與印象在社會上一再傳播;因此,她決定不辭辛苦,竭盡所能,親自為各地的安寧志工開講。
2016/11/21
心靈加油站
照服員安寧經驗分享-從陪伴、照顧中找到成長力量
當了照服員之後,確實幫助自己成長很多,讓自己開始有了力量面對發生在自己親人身上的挑戰。 我有兩位未婚舅舅,他們的生命末期,即是由我頂替媽媽擔下照顧責任;因著照服員的背景和訓練,更懂得如何協助家裡的長輩。
2016/11/21
1 2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