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健雜誌

康健雜誌

健康資訊網站

《康健雜誌》創刊 1998 年,主題從醫療趨勢新知、健康飲食、休閒品味、心靈關係,延展到環境、公衛、政策等領域,期望每個人都能活得自在、愉快、健康,也希望能提升醫療環境、醫病關係,推動健康產業進步。
高齡社會來臨,老年人口增加,照顧需求迫切,《康健》也引介國、內外長照、醫療與活躍老化的新思維。製作專題包括「替父母選對托老所」、「最佳照顧服務員」、「熟齡照顧/就醫指南」、「照顧我們所愛的人」、「百大優質老人照顧機構」、「翻轉百歲」等.......。我們希望陪伴讀者面對照顧的難題,也與台灣一同尋找迎接高齡化的解方。

長期照護
如何幫失智者打造安全生活環境?
當長者熟悉空間的功能與意義,可以不需他人協助就做到想做的事,這樣有助維持日常生活功能,不致退化得太快,而且也能幫助情緒穩定。
2020/01/28
心靈加油站
安寧療護的起點:如實的面對死亡,展開生命告別-《充滿祝福的告別》
癌症末期病人,所剩時間非常短,在有限的時間內除了利用緩和醫療及安寧照護,降低病人的痛苦,最重要的是家人一旁的陪伴。病痛總是無情的帶走生命,但是家人的牽絆與愛會永遠留在心中,成為彼此不可取代的回憶。
2017/08/22
心靈加油站
讓媽媽安心,這是我們最後能做的事-《充滿祝福的告別》
面對另一半比自己先一步離開,被留下的伴侶可能會因為情緒不穩,不斷重複一些瑣事。此時家人盡量先配合其需求,緩和被留下的人心裡的傷痛。因為這些看似瑣碎重複的事宜,其實正是能讓他們安心的關鍵。
2017/08/22
心靈加油站
安寧照護:當「離開」的時刻,一天天的迫近-《充滿祝福的告別》
癌症末期病人,所剩時間非常短,在有限的時間內除了利用緩和醫療及安寧照護,降低病人的痛苦,最重要的是家人一旁的陪伴。病痛總是無情的帶走生命,但是家人的牽絆與愛會永遠留在心中,成為彼此不可取代的回憶。
2017/08/22
長期照護
出院準備03/必收藏!「住院自救備忘錄」,一步步照著做,就不怕慌亂
開始之前,不妨先準備一本「住院備忘錄」,記錄每次醫護人員交代的事。尤其若有兩位以上照顧者輪流值班,也可避免交班時遺漏重要資訊。
2017/05/17
長期照護
出院準備07/改善出院準備,衛福部必須要破解的三大難關
出院準備服務雖已在2009年納入醫院常規評鑑項目中,但並未明確定義「哪些病患」一定要提供協助,也未明確規範出院準備服務「該做到哪些確切的項目」。因此,若要進行相關的評比、調查,也很難看出各醫院的服務是否到位。
2017/05/17
長期照護
出院準備06/申請「長照」,時間真的很長!鬆綁刻不容緩
林奇宏表示,這項計劃也有「預防失能」的意義,去年10月試辦至今,有些病患功能恢復良好,3個月後就不需要再用到長照。不僅生活有品質,也省下日後會用到的服務資源。
2017/05/17
長期照護
出院準備05/逆轉家屬照顧困境  醫院動起來
有些較早投入社區照顧的醫院與醫護人員,因對醫院外的資源較熟悉,在人力有限的情況下,依然盡力為病患解決各種出院後可能面對的難題。
2017/05/17
長期照護
出院準備04/護理師的告白:離開醫院,我才知道病人為什麼總是反覆入院
「我們專業人員常會覺得很多事情很簡單,家屬為何學不會,但在照顧現場會看到很多老老照顧的狀況,還有些弱勢的家庭,他們很難知道自己缺什麼,也不見得會爭取權益。我覺得長照2.0中有個重要的精神,服務端要跨團隊合作,不是讓民眾自己面對許多不同專業的人。」郭芳雅說。
2017/05/17
長期照護
出院準備02/服務推動20年,做最好的竟是人力仲介公司
「很諷刺,出院準備做得最好的,可能是人力仲介公司,」家總祕書長陳景寧表示,住院期間到返家後的半年內,是家屬最慌亂、最容易因衝動離職的階段,也是長照服務最值得施力的階段。
2017/05/16
長期照護
出院準備01/復健、買輔具、離職照顧...「惡夢這時才開始!」
父親一住院,身邊的親友就再三叮嚀她:中風後3個月內是黃金期,這段時間要是沒好好做復健,父親很可能從此無法再順利行走。 等到快出院的前幾天,又得張羅父親出院所需的輪椅。聽說政府有提供輔具購買補助,但打電話去問才知道補助辦法規定,民眾需先等社會局派專人到家鑑定、核發證明後,憑證購買輔具,才符合申請補助的資格。
2017/05/16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