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保險最適合你?


      

天下雜誌        

9475 人瀏覽

從九成到五成,昔日盛行的儲蓄型保險佔有率正逐年下滑中。消費者究竟要如何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最合適的保險?

台灣地區最近十年的人壽保險投保率(總保單數╱總人口)快速增加,從民國七十五年的一五.八%,增加到八十四年的六一.九六%,表示每兩個人中,就擁有超過一張的保單。
 
然而,在購買
壽險種類方面,卻有不同的消長。過去國人喜歡購買儲蓄型保險,十年前的佔有率高達九○%以上,近年來逐漸降低至五○%左右。
 


▍要儲蓄還是要保障?
 
淡江大學保險系副教授林麗銖歸納保險的目的,就是如果發生重大事故產生損失,讓其他多數人來分攤。保障型的保險就提供消費者這樣的需求,例如死亡、意外、疾病、住院、
失能(喪失工作能力)等保險。而所謂儲蓄型保險,則是在原有的保障外,再加上儲蓄。
 

林麗銖建議消費者必須將保障和儲蓄分開來看。她舉例,以一名三十歲的女性,購買到五十歲一百萬保障的二十年定期壽險,每年保費約二千五百元;可是換成儲蓄型保險,保費就要三萬五千元。很多人就因為高保費負擔太重而解約,平白損失保費又喪失保障。或有人降低保險額度,可是相對保障也降低。
 
還有,消費者把錢放在銀行,不會支出任何費用;可是放在保險公司,除了保障部份外,連儲蓄部份也要付費用(保費裡有一定比例是給保險公司和業務員的佣金),並不合理。
 
儲蓄
(圖片來源:pexels)
 
根據台北市壽險公會總幹事夏銘賢估計,在儲蓄型保險每一百元的保費中,有六十到七十元是屬於儲蓄,只有三十到四十元是購買保障。
 
可是儲蓄型保險還是有它的功能。安泰人壽公關部副總經理陶孟華分析,儲蓄型保險具有強迫儲蓄的功能,對不善理財的人,其實是有幫助的。其次,年紀愈大,也愈需要為將來退休後生活做準備,儲蓄型保險提供了兼顧儲蓄及保障的功能。
 
此外,保險的保費可扣減所得稅,保險給付也免繳所得稅及遺產稅,可當做節稅理財的工具之一。
 


▍個人需求最重要
 
林麗銖建議消費者,在購買保險之前,必須先想清楚買保險的目的。其次,一定要考量自己的需求和預算。最後,保險計劃必須預留彈性。陶孟華強調,應該要以人生不同時期變化的需求,來做不同保險規劃的改變。
 
多位專家提出的共同結論是:
沒有所謂好不好的保險,只有適不適合自己的保險。真正能掌握自己需求的人,才是保險贏家。
 

 
原文經天下雜誌同意後轉載,
原文請點此
 

延伸閱讀:

 
1.
「最熱賣的長照保單」變難買,被拒保還恐波及其他保單

2. 長照險該怎麼買?
 
3.
高薪、移民、免費住宿 日本跨海搶人做照護,台灣如何受衝擊?
 
4.
王明鉅:長照保險,絕不能重蹈全民健保覆轍
 
5.
張曼娟:有人說「需要時,我在」,才是照顧者的福報

 
推薦閱讀:
 
   


關於作者-天下雜誌

更多福利補助、長照資訊,每日傳遞給您,
快來加入愛長照Line↓


      

關鍵字
保險    儲蓄    天下雜誌   



愛長照謝謝您長期的支持,如果您對內容有任何疑問,或想提供更多更新的長照資訊給我們,歡迎聯絡我們:
service@ilong-termcare.com


最多人關心
1一吃蛋就飆膽固醇?營養師解析迷思:他...
2伊佳奇:碰到失智或失能,1500萬元...
3職災復建「工作強化中心」、屏縣獨居老...
4心臟、腎臟其實是命運共同體? 醫:互...
5他靠1招維持「零」食自律!從三高失控...





© 2016 i Long-term care All Right Reserved.



會員註冊

忘記密碼/重寄認證信

請輸入您的註冊電子信箱
系統將重新寄送「忘記密碼」信件
至您的電子信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