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保單活化」補足退休金缺口


      

Smart智富        

6614 人瀏覽

為了體現保單活化的精神,金管會除了規定在轉換後3年內,可以將保單再次轉回舊保單之反悔期設計外,同時也允許民眾「部分轉換」,保戶可以考量實際需要,自行決定轉換方案。
 
文/王儷玲
 

台灣已邁入高齡社會,有超過8成民眾擔心退休金準備不足,主因在於低估了退休需求費用,除了生活開銷外,還有醫療與長照等費用都頗高。然而,民眾若到了65歲或70歲才發現準備的退休金不夠用,就已不容易再籌措資金。
 
有鑑於此,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金管會)在2014年推出「保單活化」政策,民眾可將現有的傳統型終身
壽險保單,轉換為同一壽險公司的醫療險長照險或遞延年金險,以支付高齡退休後發生的醫療、長期照顧及生活等支出,也就是將原本的壽險身故保險金轉換成生前的養老金,再依自己需求重新分配既有的保險和保單資源。
 
保單活化政策立意雖良好,但目前成效仍不顯著,主要原因除了過去高利率保單盛行,民眾不想轉換之外,許多民眾不了解保單轉換之效益。為了體現保單活化的精神,金管會除了規定在轉換後3年內,可以將保單再次轉回舊保單之反悔期設計外,同時也允許民眾「部分轉換」,保戶可以考量實際需要,自行決定轉換方案,可以選擇一張終身壽險保單全數轉換,也可以部分保價金轉換為一張或多張的年金險、健康險、長照險。
 
例如,擁有高利率保單的民眾,可以選擇部分轉換,將一部分的保單依照需求進行轉換,同時仍繼續保有部分高利率保單。不過,早期的高利率保單在轉換後,利率可能會變低、保費成本變較高,保戶可比較保單解約和保單轉換的效益,有些保單透過解約並扣除稅額之後,有可能比保單轉換更划算。
 
保單
(圖片來源:istock)
 
此外,由於保單轉換是依據舊保單所累積的保單價值準備金(以下簡稱保價金)來評估,在轉換過程中,若保價金累積的金額不大,那轉換的效益也會隨之減少。同時,如果保單轉換橫跨2項險種的轉換,根據理賠範圍與條件、給付方式等不同,也可能導致領到之金額不同,民眾在保單轉換的評估上都需要格外注意。
 
目前市場共有9家保險公司開辦保單活化,業績排名前5名分別為新光人壽、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南山人壽及臺銀人壽,有高達8成是轉換為健康險。金管會已規畫從降低保費、放寬轉換為實物給付保單、適格年金機制3大方向做放寬,未來申辦條件與誘因更多元後,將有助於活化龐大的壽險保價金。
 
此外,很多人尚未購買
失能險或長照險,民眾在購買新保單前,可多了解保單活化的內容,以重新檢視自身保單所需後,再善用保單活化以提升退休生活的保障。
 
原文經Smart智富同意後轉載,
原文請點此
 

 
延伸閱讀:

 
1.
打造月領5萬投資工具》年金險、台股ETF

2. 
預先投保年金險,退休後活到老、領到老!


推薦閱讀:
 
 


關於作者-Smart智富
 
《Smart智富》成立於1998年,提供保險、退休規畫、消費觀念等投資理財領域的知識、情報與課程服務,以及透過旗下臺灣發行量最大的理財月刊-《Smart智富》月刊等財經暢銷書,全方位服務投資族群需求。
 
更多精彩文章請見「Smart財經好讀」:

http://smart.businessweekly.com.tw/Reading
 
Smart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smartmonthly

更多福利補助、長照資訊,每日傳遞給您,
快來加入愛長照Line↓


      

關鍵字
退休金    保單活化    壽險    醫療險    Smart智富   



愛長照謝謝您長期的支持,如果您對內容有任何疑問,或想提供更多更新的長照資訊給我們,歡迎聯絡我們:
service@ilong-termcare.com


最多人關心
1用愛說再見-讓兒童了解死亡的必讀11...
2為什麼婚姻非得「被吸收合併」呢?-《...
3照顧者別把自己當「超人」,病了誰來照...
4【口腔護理】長者的口腔照護怎麼做?讓...
5六十歲,身體變成心理缺陷的一個重要關...





© 2016 i Long-term care All Right Reserved.



會員註冊

忘記密碼/重寄認證信

請輸入您的註冊電子信箱
系統將重新寄送「忘記密碼」信件
至您的電子信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