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翁瀕臨心衰竭!「生理性心臟節律器」治療
陳煌中醫師解釋,正常的心臟電流傳導神經路徑,是從竇房結開始發出訊號,經過心房往下傳到房室結,在房室結下傳到心室時,會經過一小段名為「希氏束」的神經,往下再分為左束支及右束支,進而引起左右心室的同步收縮。
陳醫師提到,傳統的心臟節律器是裝置在右心室的肌肉上,若節律器發出電刺激在肌肉層,電流傳導方向是逆行的,較不符合生理特性;若是將心臟節律器導線裝置在希氏束上,由此做電刺激,電流傳導會很均勻地往左束支及右束支傳導,因此就會導致較符合生理性的電刺激心臟收縮。
「這個手術需要一定的技術。」陳醫師坦言此術式不普及的原因,主要是將節律器裝置在希氏束或左束支的位置,需要特殊導管及導線,尋找到確切位置也非常有挑戰性,因此執刀醫師至少需要累積10幾例以上,甚至到40例的經驗,才比較容易上手。
© 2016 i Long-term care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