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猶豫頭痛到底要不要看醫生?5個徵兆警覺背後另有禍首


      

早安健康        

2349 人瀏覽

臨床上,來看頭痛門診的病患,有超過9成以上都是原發性頭痛,意思是沒有特別原因的頭痛。

文/早安健康編輯部

「頭痛是很常見、可以被治療的疾病,因為頭痛也會造成嚴重的失能,我們應該要好好地治療和診察頭痛」,台北榮民總醫院神經內科王嚴鋒主治醫師解釋,頭痛可分為原發性頭痛、次發性頭痛,原發性頭痛是體質和環境因素交互作用造成的頭痛。
 
「臨床上,來看
頭痛門診的病患,有超過9成以上都是原發性頭痛,意思是沒有特別原因的頭痛,可能是體質或環境因素造成,其中最常見的是偏頭痛,佔7、8成,再來是緊縮型頭痛、叢發性頭痛等」,次發性頭痛則是腦部病變、中風發炎等造成的頭痛。
 
相對於原發性頭痛,
「次發性頭痛」指的是疾病造成的頭痛,比如腦壓太高或太低、腦血管收縮等,都可能引起次發性頭痛,但是從王嚴鋒醫師的門診經驗來看,次發性頭痛的患者並不多,「大家會很害怕,頭痛會不會是中風、長腦瘤,其實這樣的患者佔非常少數」。




腦瘤是大腦的構造產生病變,如果是腦瘤引起的頭痛,通常會使腦壓增高,可能的特徵包含咳嗽如廁等用力時容易頭痛、半夜容易痛醒、頭放低如躺平時容易頭痛等,要是腦瘤壓迫到其他正常構造,也可能產生相應症狀,例如腦瘤壓迫到視覺路徑,就會使視野部分缺損。

 
而中風和頭痛的關係也不是那麼絕對,
王嚴鋒醫師指出,中風患者通常不太會頭痛,要是真的擔心中風,不妨先回想自己有沒有中風的危險因子,像是年紀大、中風病史、高血壓、糖尿病等,並觀察自己有沒有眼歪嘴斜、說話不清楚、單側手腳無力不靈光等中風的特徵。
 

最好就醫檢查:頭痛危險徵兆「SNOOP」
 
如果你還在猶豫是否需要為了頭痛去看醫生,有些危險徵兆代表你的頭痛可能不是單純的原發性頭痛,而是背後另有禍首的次發性頭痛,必須提高警覺!
 
【S】全身性疾病(Systemic):比如
發燒、體重下降、癌症病史、自體免疫疾病等。
【N】神經學症狀(Neurologic symptoms):比如眼歪嘴斜、一邊手腳不靈光等。
【O】突然發生(Onset):比如被雷打到一樣痛,疼痛程度瞬間從0分飆到10分。
【O】年紀大(Older):50歲後才開始的頭痛問題。
【P】模式改變(Pattern change):躺著不痛、起身才頭痛,或是相反情況,或頭痛發作樣模式跟從前完全不像,頭痛得愈來愈厲害等。



原文經早安健康同意後轉載,原文請點此

此為《早安健康》6月號《頭痛 可以自救》部分內容,完整內容請洽《早安健康》6月號
 

繼續閱讀:

 
1.
改善頭痛的2種方式(內有動作分解圖) -《身體情緒疼痛地圖》
 
2.
小心致命炸彈-腦動脈瘤 頭痛警訊勿輕忽,定期篩檢降風險

更多福利補助、長照資訊,每日傳遞給您,
快來加入愛長照Line↓


      

關鍵字
頭痛    發燒    中風    發炎    早安健康   



愛長照謝謝您長期的支持,如果您對內容有任何疑問,或想提供更多更新的長照資訊給我們,歡迎聯絡我們:
service@ilong-termcare.com


最多人關心
1【照顧技巧】臨時腸造口照護技巧(內有...
2「我不是不用心,我是聽不清楚!」單側...
3正視善終與死亡,全世界都該學習
4「甜蜜蜜,你笑的甜蜜蜜」今天不用藥,...
5如何走過喪偶的痛?當眼淚落下,其實妳...





© 2016 i Long-term care All Right Reserved.



會員註冊

忘記密碼/重寄認證信

請輸入您的註冊電子信箱
系統將重新寄送「忘記密碼」信件
至您的電子信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