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病症知識
卵巢的功能從四十五歲後開始衰退,小心更年期障礙?《活力迎接更年期,下半生更健康》
更年期障礙的主要症狀是由於自律神經失調所造成,但也有一部分是因為雌激素的減少,直接影響臟器、組織的運作所致。像是皮膚乾燥或搔癢、關節疼痛、手部僵硬等,便是由於雌激素的關係。
新自然主義
2018/11/23

病症知識
情緒不安、焦慮、易怒、憂鬱?這些是更年期的主要症狀-《活力迎接更年期,下半生更健康》
這個時期的抑鬱情緒,有可能是因為女性荷爾蒙減少的緣故,也可能因為許多事情的累積,使得身體與精神皆感疲勞困頓的結果。實際上這兩者的區別有其難度,而這也是更年期難解的地方。
新自然主義
2018/11/23

病症知識
更年期?原來身體會有這些症狀-《活力迎接更年期,下半生更健康》
胸部鬱悶、呼吸困難等症狀。這些症狀似乎不會單獨出現,而是一種精神症狀,通常多與不安或憂鬱的感覺同時出現。不過,也有可能是因為心臟疾病或者食道炎等消化器官疾病的緣故,所以特別是在這些症狀單獨出現的時候,最好確實地接受檢查。
新自然主義
2018/11/23

樂活養生
害怕卵巢早衰、更年期提早到?自然醫學「養子宮+護卵巢」五大心法
女性若要保持好的受孕與抗衰老能力,就一定要知道平常如何保養子宮與卵巢。在成功幫助過許多有「卵巢早衰」擔憂的女性朋友恢復健康之後, 我將大家常見的問題總結起來, 歸類成五個重要的保養心法。
無藥而癒 林侑融
2018/10/11

病症知識
別懷疑!男性也有更年期障礙-《憂鬱症?不,你只是男性荷爾蒙不足》
女性更年期障礙定義在閉經前後的五年之內,儘管個人症狀的程度有別,只要更年期過去以後,症狀便隨之消失。反觀多數的男性更年期障礙,都伴隨有男性荷爾蒙減少的「疾病」;不但 如此,完全不加以治療的靜待時間過去,症狀也不會自己改善。
新自然主義
2018/04/09

病症知識
更年期當心!肩、背痛恐是心臟病徵兆
女性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在更年期後每5歲成長近1倍,女性發生心臟疾病症狀也與男性不同。105年女性因心臟病死亡人數高達8577人,列為死亡原因第2位。與腎臟病一樣,心臟病的高危險因子包括高血壓及肥胖。
Uho優活健康網
2018/04/01

樂活養生
還沒45歲就更年期? 成年女性體重過輕要注意
體重太輕,恐讓更年期提早在45歲以前來報到,比起體重正常或是超重的女性,更年期會來得比較早,早發性更年期的風險似乎較少發生在體重超重的女性身上。
健康傳媒
2018/03/02

病症知識
女性更年期後心臟病比例大增
根據流行病學的統計資料顯示,在更年期之前,心臟血管疾病主要好發於男性,而更年期一過,女性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會大幅提升。更須注意的是,女性心血管疾病的症狀往往不易察覺,可能只會在胸口周圍出現非典型症狀,一旦發生了心肌梗塞,預後比男性還差。
好醫師新聞網
2018/02/26

樂活養生
中醫教你度過更年期:強化心、肝經,經前症候群特別要「補腎」
更年期症狀是腎氣的轉變引起,所以「補腎」是最常用的治療方式,可以讓腎氣的衰弱不要那麼明顯,之後再來補充肝和其他臟器。用以輔助、協調腎經的不足。
資深醫藥記者 丁彥伶
2018/02/25

樂活養生
更年期不是病,太焦慮反而更易有症狀
並不是所有更年期的婦女,都會有症狀發生。反而是因為許多健康食物的廣告,經常強調更年期會有各種症狀,導致不少女性過於害怕症狀的發生,而自己嚇自己。
資深醫藥記者 丁彥伶
2018/02/25

病症知識
健檢學問大! 醫師呼籲:價格昂貴不一定適合
從年齡而言,一些慢性疾病常見於40歲後,建議每半年至1年安排1次例行性檢查或複檢,比如以自己的生日當作檢查日,就不會忘記。從性別來說,女性則應加強乳房檢查、婦科超音波等,男性則應加強攝護腺方面檢查。
健康傳媒
2018/02/05

病症知識
子宮肌瘤該切除嗎?醫師:「99%為良性,定期檢查可和平共處。」
子宮肌瘤到底是否需要手術治療?主要還是要看患者對症狀的耐受力,以及是否影響生活品質而定。通常4到5公分以下且沒有出現明顯的臨床症狀,會先以觀察、定期回診追蹤為主。
健康傳媒
2018/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