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照顧問題

共有 38 則相關文章

心靈加油站
拯救500個崩潰家庭 日專家:不努力才是最好照護
弟弟有智能障礙、母親中風昏迷、祖母罹患失智症,老天爺像是和她開了殘忍的玩笑。然而,一肩扛起重擔後,她體悟出正確的照顧觀念。日本照護專家親授一路走來的心法。
幸福熟齡
2017/10/06
長期照護
【朱國鳳專欄】離職照顧是下下策,一定要先保住自己飯碗的6個理由
為了照顧雙親而離職,會是一場長期抗戰。但是跟職場脫節的時間越長,重返職場的難度也越高。 政府雖然知道照顧者有四大需求:喘息、心理支持、財務、再就業,但是以現有資源,頂多能在前三項使點力,最後一項幾乎只能靠自己。
前資深媒體人 朱國鳳
2017/09/30
心靈加油站
「我真的受夠了,可是我不做誰做呢?」照顧者千萬別獨自承擔,萬一連你也倒下了呢?-諮商心理師 陳乃綾
在過去的年代裡,相對地更重視血緣家人關係-「把父母給別人照顧,就是不孝」;親友鄰里間的關係也當相緊密-「擔心左鄰右舍會說閒話」。在這樣的背景下,照顧者常常會超過負荷的來照顧與付出家人,好像這樣做才是「對的」。
諮商心理師 陳乃綾
2017/09/30
心靈加油站
透視家庭照顧者:24小時寸步不離、每天呼吸屎尿味 你準備好過這樣的生活了嗎?
在與老人聊天的過程中,阿澤也漸漸理解了老人的心態,他說,大部分的老人不喜歡住進安養機構,就是因為害怕那種覺得自己被遺棄、不再被需要的感覺。
風傳媒
2017/09/24
心靈加油站
「身心障礙者不值得活著」的價值觀-《死亡自決權》
這難道不是因為認定身心障礙者比健全人士低等、身心障礙者悲慘到不值得活下去嗎?這種存在於社會全體潛意識中的價觀,使得許多人將「重度障礙」視為「疾病末期」。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9/16
心靈加油站
「死亡自決權」是把痛苦的責任丟給患者,換來社會免責-《死亡自決權》
倘若照護者協助自殺和仁慈的殺人除罪化,當照護者走投無路而無法再繼續照護受照護者時,「如何處置」這些受照護者的責任,便會落在家庭照護者身上。政府也不再需要提供照護服務或落實照護者支援制度。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9/16
心靈加油站
「即使到了最後,也不感到害怕和痛苦...」願意做出承諾的醫療,才是患者想接受的治療-《死亡自決權》
如果醫師能夠做到「讓患者在任何狀態都不痛不受苦不害怕」,「就算患者說不出話來,也能持續傾聽」,而且「絕不會拋下患者,冷漠離開」,相信患者也會選擇「再活久一點看看」吧!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9/16
心靈加油站
安樂死的另一個議題:協助自殺是違法行為,法律沒有「仁慈的殺人」概念-《死亡自決權》
「儘管僅是依照對方的期盼而執行,結束他人生命的行為,依舊是殺人或過失致死。」「犧牲者因嘗試自殺而失去意識時,倘若之後執行導致犧牲者死亡的行為,儘管執行者是依照犧牲者明確的願望而執行,依舊視為殺人或過失致死。」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9/16
心靈加油站
別把「安樂死」掛在嘴邊,先想想......社會是怎麼對待痛苦與絕望的人?《死亡自決權》
社會的走向究竟是要同意安樂死與協助自殺,還是持續呼籲「痛苦的話就求援吧」,累積援助的力量呢?換句話說,我們該思考的不僅是自己生病到末期時,能不能「不要多做無謂的治療,爽快地死」,更該思索希望留下什麼樣的社會給未來的子子孫孫吧!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9/16
心靈加油站
末期病人值不值得活?對於生命的敬畏與祈禱-《死亡自決權》
每一條性命之所以重要,不在於比其他性命優秀,或是對於社會更有益、更有意義,而是每一條性命連結了超越個人存在的生命。個體的性命與整體的生命互依互存,所以生命才重要。我想這就是所謂的「尊嚴」。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9/16
長期照護
所謂「死亡自主權」,是讓重度障礙者和照護的家人,都遭到社會的拋棄-《死亡自決權》
一旦立法承認安樂死,醫生便會習慣注射致死藥物,國民也會習慣安樂死這個選項。習慣之後,例外便會成為慣例,等到戰後嬰兒潮(babyboom)高齡化,壓迫國家財政時,慣例就會成為規定……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9/16
社會資源
真正的「照顧經理」是外勞仲介?很多人根本不曉得有「居家服務」-《在宅醫療 從cure到care》
無論未來是否實施長照保險,或採取稅金支付的長照2.0,有沒有準備足夠人力二十四小時有人支援家屬,隨時有人立刻到案家評估,並提供照顧建議的規畫呢?如果沒有,可以說我們的照顧體系根本不是外籍看護市場的對手。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9/13
2 3 4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