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新聞政策
老有所用、退而不休 中正大學設置「高齡研究基地」
嘉義縣是臺灣數一數二「老在等」的縣市,位在嘉義縣的中正大學,在日前整合校內資源成立「高齡研究基地」,針對智慧長照、新農業、電動車等提出新創技術應用研究計畫。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10/21

樂活養生
退休後變成「宅老人」?園藝治療師黃盛璘:要讓父母走出來,先觀察他們「最在乎什麼事」
其實當辛苦大半輩子的父母親,退休後或子女各自成家後,往往會頓失生活重心,過去例行的事務不再需要「操煩」,卻也因此失去了對生活的熱忱。用「園藝」協助過許多人的黃盛璘,也用「園藝」作為錦囊妙計,協助自己的母親拓展生活。她說,我們可以替長者找出新的生活重心,多做一些觀察、多給予一些引導,讓家中長輩不用變成「宅老人」。
小虎文
2017/10/21

新聞政策
「失智高齡服務生」的暖心服務獲好評 「幾點了咖啡館」在嘉義縣再度擴點!
自從長輩到「幾點了咖啡館」擔任實習生以來,因為有機會可以跟人群互動,也學會泡咖啡、結帳的技巧,不只變開朗了,回家還會跟家人分享「職場」種種,不只提升自信,更有助於減緩病程惡化的速度。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9/08

樂活養生
我告訴他,老人要過得輕鬆,要保持三閒:閒心、閒時、閒錢-《一群人的老後:我在台北銀髮村的三千個日子》
看看外子,現在掏些閒錢,似乎並不在意,哪知他年輕時代,掙錢有多辛苦?七口之家,靠教師的月薪,已是捉襟見肘,何況他還一心想有自己的房子,所以東奔西跑,到處兼課,有一陣子,他每週要跑好幾個地方,即使只有兩節課,也不辭勞苦,去賺那微薄的鐘點費。
四塊玉文創
2017/08/28

心靈加油站
不管說什麼,她最後的一句話就是:「你快來看我!」-《一群人的老後:我在台北銀髮村的三千個日子》
原來在父母的眼裡,子女是他們最後的依靠,只有子女能讓他們安心。阿娥說:「雖然我也很用心陪伴爺爺奶奶,但他們看到自己的兒女,就是不一樣。」
四塊玉文創
2017/08/28

心靈加油站
【王竹語專欄】不是因為怕死而懼老-而是更令人厭惡的事:被社會歧視
在臺灣,老年歧視廣泛存在,漸漸被接受,依然被漠視。
世界衛生組織於2002 年強調:「最終,社會對老化與老年人所採取的集體作為,將決定我們與子孫未來如何度過晚年生活。」我們對老年人的態度,就是我們-以及我們子孫-被社會對待的態度。
王竹語
2017/08/12

樂活養生
聽說退休會變笨?破解三迷思,設計自己的第二人生
未來一直來,趨勢在改變。對於變老,我們能不能多點想像?
什麼下流老人?或是上流老人?想要過什麼人生,現在就可以開始規劃!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7/31
樂活養生
一隻手環 讓爸爸媽媽健康變老-會「呼吸」的MiVia心率感應器測量
「MiVia心率呼吸手環」這隻外表看似運動手錶的裝置,真實的內在是一隻「會呼吸」的手環。透過每日的測量,紀錄心率、呼吸、睡眠、身體能量,讓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甚至是你自己,都能健康的「呷百二」啦!也許煩惱著你的「便祕」、「失眠」、「壞心情」等等,會不可思議地消失囉!
愛長照企劃編輯
2017/07/31

心靈加油站
【王竹語專欄】好不容易要退休了...聽說,退休容易得失智?
退休前,最好從25歲開始,最晚必須從中年,建立自己的健康銀行,並努力、持續儲存。存得越多,越老越安全。
除了運動習慣要養成,飲食習慣要改變,作息時段要調整,負面思考要轉換。
不能征服死亡,但可掌控生命,退休不失智,越老越精彩,肯定的!
王竹語
2017/07/25

心靈加油站
有尊嚴的遲暮之年-聆聽與引導長者填滿生命的空白處-諮商心理師 王嫊淩
身體上不舒服的訊息是明顯的,但心理上的失落、無助,失去、覺得自己「老而無用」等議題,將會排山倒海而來。那裡頭的無奈、沮喪與限制,在生活上面對了不少的挑戰,這些隱性的挑戰都需要被看見與理解。
諮商心理師 王嫊淩
2017/06/28

心靈加油站
我們的退休金夠嗎?臺灣的老年經濟安全,是否只能靠自己?-《第二人生》
獨厚軍公教福利的不公平現象常,成為反對勢力批判國民黨社福政策的切入點。但這些討論往往成為選舉時操作的籌碼,讓兩大黨漫天喊價加碼。二○一四年底台北市長選舉時,公務人員慰問金的議題再度被引爆,也讓選民極度反彈,看清政治人物只在選舉時炒作老年經濟安全議題的不負責行徑。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6/08

心靈加油站
照顧不是一個人的責任-政府應該優先建置照顧服務,而非發放津貼-《第二人生》
在國家預算有限的情況下,政府應該優先建置照顧服務,而非發放津貼。
因為國家所發放的照顧津貼,不可能達到有酬照顧工作者的最低薪資,這種「象徵性質」的津貼,對於家庭無酬照顧者眼下的經濟獨立或是晚年的經濟安全所能給予的保障皆微乎其微。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