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社會資源
回饋社會、做志工,好容易!上各縣市「志願服務推廣中心」查詢
退休後在家總是覺得寂寞無聊嗎?不如和三五好友、左鄰右舍一起去需要的地方作志工,增進人際交流防失智,你也能是溫暖社會的一份子喔!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12/31

心靈加油站
【王竹語專欄】照顧現在的老人就是照顧未來的自己,六個你我都可以提供的暖心支持
臺灣想成為銀髮樂園,來自整個社會的支持力是不可少的。不妨就從自己及家庭開始做起,比如:天冷了提醒長輩多加件衣服、注意他們的身體變化等等。整個國家對老人越友善,也是對自己未來老後的投資。
王竹語
2017/12/31

樂活養生
誰說老了只能在家看電視?泳渡日月潭、環島、教書積極老後有夢就行動!
「我的頭腦還很靈活」、「身體還很健康」、「我還在騎單車環島……」這些話出自於年長者的口中,他們不因年紀而設限,勇於學習、體驗,豐富晚年生活。老不可怕,他們的心不老,參與社交活動、終身學習,用健康的心態詮釋退休後,日子一樣快樂。
伊甸基金會
2017/12/26

長期照護
熱門議題:老友同居、鼻胃管急救、生前遺囑-2017愛長照十大最被關心的文章
2017年愛長照提供了許多文章,不只要解答大家在照顧上遇到的問題,也希望正走在長照路上的讀者們,能因為文章的一句話,甚至一張圖片,得到一點安慰!長照的辛苦我們懂,而你(妳)不孤單。我們統計出了年度十大熱門文章,趕快來看看你最喜歡的文章有沒有上榜,哪幾篇是你最想分享出去的呢?
卡羅
2017/12/18

社會資源
【朱國鳳專欄】存「志工時數」,照顧遠方的父母-「全國互助連線中心」可以存提志工服務
弘道老人基金會從日本引進「時間貨幣」的概念,參加者主要透過各地不同志工服務單位的互相聯繫協助,照顧遠方的家人。例如:參與者透過志工活動,協助他人時,就可以存入時間貨幣。等自己需要其他志工幫忙時,就使用先前存入的「時間」請其他志工協助照顧親人,助己助人。
前資深媒體人 朱國鳳
2017/12/01

長期照護
【王竹語專欄】明明沒生病卻老是要子女陪就醫?你家長輩也有「過度依賴」嗎?
依賴是「一方給予,一方接受」;或一個人發覺自己狀態不佳而向外求助。老年人身體狀況變差這是事實,他們缺乏安全需要家人陪伴也無可厚非;但是,如果已經影響到其他家人的生活作息,成為過度依賴,該怎麼辦呢?
王竹語
2017/11/13

樂活養生
「長照十年計畫」主導人林萬億:起床第一件事,拉八下單槓
林萬億說,長照非商機就可解決,也不是財源從稅收改保險就能滿足民眾。以健保為例,執行二十年來問題不斷冒出,德國推長照保險,其照顧機構化比例不降反升。若台灣長照保險貿然上路,恐怕要像年金改革一樣,體制全改才有救。他認為,建立人性化的公共化長照制度,才是政府的首要功課。
元氣網
2017/11/13

新聞政策
【幸福長照一站式整合照顧】臺中市副市長林依瑩:「不只是照顧老人,而能讓他擁有幸福」
臺中市政府首創「陪出院長照服務計畫」,因為對許多家庭而言,長照的起點,其實就在「住院時」,在高雄亞洲樂齡智慧生活展中,臺中副市長林依瑩提出「一站式整合照顧」如何貼近長照家庭的需求。也分享高齡社會裡,長者不只是活著,而是要有生命質感、幸福地生活。
小虎文
2017/11/07

新聞政策
台北市勞動局成立銀髮人才就業諮詢站 「高年級實習生」快看這裡!
臺北市政府勞動局局長表示,為了延續銀髮族的勞動價值,以「One More Chance」為口號,鼓勵企業聘用銀髮專業人才。並在臺北捷運東區地下街30號店鋪(鄰近忠孝敦化站)成立銀髮人才就業諮詢站。除了提供銀髮族職涯諮詢等服務,也希望如同電影「高年級實習生」讓有管理長才、顧問能力的銀髮族再次在職場舞台上展現風采。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11/02

樂活養生
養老院裡的幸福何處尋?黃育清奶奶:兩個人在一起,到哪都是「家」
「我相信人死了,是『回家』,因此並不畏懼,也會祝福那些離開的『鄰居』們。把握當下、活得愉快,死亡只是結束旅程。不過,有時看到一些人因為身體健康不佳而憂鬱,我也是為他們感到心疼,每個人都帶著自己的故事來到這裡,表面上看到的垂垂老矣,又怎麼知道在他們背後,曾有多少精彩的人生?多少令人惋惜的際遇?」
小虎文
2017/10/29

樂活養生
人生第二春,透過房屋改建思考老後想要的生活-《中年之後成功的居家改造》
人有避開辛苦或麻煩的傾向,所以生活圈子會變得越來越小。銀髮族生活特別要注意這一點。例如眼睛開始看不清楚,於是放棄讀書或做手工藝,結果腦部缺少刺激,造成老化。鈴木女士強調正因為如此,才必須打造不會縮小生活範圍的居家空間。
熟年優雅學院/太雅出版社
2017/10/29

樂活養生
【王竹語專欄】預防失智症必看:退休前培養五個好習慣,老了讓你更迷人
2014年《科學人》雜誌引用醫學期刊《循環》的報導,追蹤8800位成年人長達七年,結果發現:每天花4個小時坐著看電視的人,死亡率要比每天花不到2個小時的人高出46%。
早在《莊子‧刻意》中就有這樣的話:「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伸,為壽而已矣。」老了變成什麼樣的人,決勝點就是在於你的「心態」,從古至今,無一例外。
王竹語
2017/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