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退休會變笨?破解三迷思,設計自己的第二人生

聽說退休會變笨?破解三迷思,設計自己的第二人生

未來一直來,趨勢在改變。對於變老,我們能不能多點想像? 什麼下流老人?或是上流老人?想要過什麼人生,現在就可以開始規劃!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7/31

瀏覽數 19,064



臺灣人怕老嗎?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答案,但隨著高齡社會即將眨眼間來臨(2018年),不管你怕不怕老,你都不能迴避,不去思考。

這個世代的退休計畫,將不可能只是複製上一代的做法了,在社會還未找出正確答案,人們愈活愈長時,要如何確保自己的高齡生活符合自己的理想?
 
 高齡化社會
(圖表來源:遠見雜誌)


對於「老後生活」的討論,我們重新來檢視,你自己是否有以下迷思?可是有另一種觀念,正漸漸在翻轉:

▶ 迷思一:老了後只能被動依賴撫養或長照

✔ 觀念翻轉:老了後依然可以積極主動對社會付出與貢獻


▶ 迷思二:退休就是要準備「一大包錢」

✔ 觀念翻轉:創造源源不絕的終身收入,活再久都不怕


▶ 迷思三:只要財務自由,我就準備好退休了

✔ 觀念翻轉:對未來生活有具體想像和計劃,才是真正的準備好了
 
老後生活 


金氏紀錄最高齡騷莎舞者是位超過80歲的阿嬤;德國有位體操教練已經高齡90歲;日本一位銀髮奶奶60歲接觸電腦,80歲開發出app……而芬蘭為了避免高齡化人口拖垮國家財政,從1990年起的長照目標就是促進高齡人口健康,希望將老人臥床失能的時間,壓縮成到生命的最後兩周前。

▶ 這篇也要分享:芬蘭以臥床最久兩星期為目標,他們怎麼辦到的?

未來一直來,趨勢在改變。對於變老,我們能不能多點想像?

工研院Dechnology團隊與保德信人壽跨界合作,推廣以「設計思考」為方法,用新的研發設計,以設計回應社會與個人的問題。例如:以牌卡來引導關於人生的9個面向,包括:財務管理、飲食、外在與儀態、居住、移動、醫療保健、休閒活動、旅遊、工作與社會回饋等;藉此來探索「第二人生」的想像和思考。

 
第二人生

根據104年國民健康署「高齡社會白皮書」:要避免落入失能,最佳的方法就是積極維持身心靈的健康狀態,積極規劃退休生活,才是國家、家庭與個人的三贏狀態

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我們會遠比上一代的老人健康而有活力!未來社會的晚年生活,也許會再再顛覆你的想像,透過再創業、協助年輕人創業或社會回饋,甚至是壯遊、持續逐夢。什麼下流老人?或是上流老人?想要過什麼人生,現在就可以開始規劃!
 
 
推薦閱讀:

1. 50 歲磨練你的孤獨力,認真面對第二個人生

2. 怕年金破產嗎?現在磨練三所長,不怕退休後老窮

3. 人生後半場怎麼歡喜過?不要怕「享受」,想到就去做!



資料來源:
天下文化「50+好好」



愛長照編輯團隊

愛長照編輯團隊

照護小秘書

樂活養生、心靈加油站、長期照護、病症知識、社會資源......長照所需要的一切,愛長照編輯會努力整理資訊給大家!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