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樂活養生
別再繼續「宅」在家!提升記憶力的10大妙招
現今的人們,預期壽命平均是80-100歲,所以如何預防大腦退化是一輩子的幸福關鍵,記憶力的保健和提升可以從生理及心理兩大部分調整,且應趁早開始,否則一旦邁入中老年,很多腦細胞的傷害就無法逆轉了。
鄭淳予醫師
2017/09/25

病症知識
什麼是小中風?重視五大徵兆 讓你免於中風
許多中風患者在中風之前其實就發生「小中風」的徵兆,不過因為症狀通常會在24小時內消失,而容易被忽略。到底小中風的病癥有那些呢?掌握小中風病徵才能及早預防維持身體健康。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8/28

病症知識
三高族注意-治療高血壓的方法
高血壓素有「沈默的殺手」之稱,由於高血壓是一種漸進式的惡化過程,並不像一般疾病具有明顯的症狀,加上身體會慢慢去習慣高血壓的症狀,因此極容易被患者所忽略,等到突然發生心血管問題時才驚覺血壓異常,卻往往已造成遺憾!
健談
2017/07/01

新聞政策
多重慢性病患的好消息!健保推行「整合門診照護計畫」
因應國內高齡化社會逐年增加的多重慢性病患,自民國105年開始健保署推行「醫院以病人為中心門診整合照護計畫」,讓平常可能一個月需要「接力」看好幾種科別的普通門診患者,能在整合門診一次到位,不僅病家能節省交通時間及掛號費支出,醫院部也因整合診斷得以提供周全的照顧,醫療資源也可達到更有效率的分配。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5/19

樂活養生
龐德飲食十大原則 遠離三高、擁有健康好體態
龐德飲食(PAMMD),係由美國心臟科醫師- Dr. Sinatra提出結合亞洲和歐洲最好的十個共同飲食原則,可以遠離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等三高症。
龐德體驗廚房
2017/04/13

樂活養生
銀髮族的健康管理和年輕人不一樣!血糖、血壓控制鬆一些,壽命才會長一點
年輕族群很重視肥胖管理,但是肥胖的話題在老人族群就不是那麼重要,很多家有老人的民眾,看到罹患糖尿病的爸爸媽媽想要多吃一點飯,就會馬上制止:「糖尿病不能吃太多!要維持體重!」
資深醫藥記者 丁彥伶
2016/12/13

病症知識
【預防失智症】留意失智症的早期7徵兆 利用「趨吉避凶」大原則
失智症會讓腦部功能衰退,生活和自理能力則會出現明顯的影響,失智早期徵兆以下七項,若有徵兆莫慌張,可至 記憶門診或高齡醫學或失智症整合門診接受進一步檢查:
1.健忘,特別是剛發生的事會記不得。
2.可能出現溝通困難,對於事物的表達字詞出現困難......
小虎文
2016/09/22

樂活養生
吃什麼能預防失智症?是咖啡還是咖哩?你該試試「臺式的地中海飲食法」
地中海型飲食採取的是多蔬果、少紅肉原則,青菜水果含有多種必需的維他命,而目前已知紅肉中的膽固醇和油脂會對血管造成傷害,同時還會產生阿茲海默症的變性蛋白,所以地中海型飲食的原則,可以說是預防失智症最好的飲食模式。
資深醫藥記者 丁彥伶
2016/06/28

樂活養生
頭暈?四肢無力? 素食者每日必吃優質蛋白質
長期茹素者往往較容易出現消瘦、頭暈、精神不振、肌肉無力、消化不良等問題,主要原因多半是鐵質、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素缺乏,這些營養失衡的狀況,不僅會導致肌肉力量下降,容易發生跌倒、骨折,更會增加貧血、骨質疏鬆發生的機率,且降低抵抗力,更容易被疾病纏身!
養生小金孫
2016/06/27

樂活養生
【要活就要動!】適合老年人的運動及十大運動原則
從事運動時,以安全為第一考量,要在光線充足的場所,避免不平整或濕滑的平面,不要過度伸展或過度彎曲肢體關節,並隨時注意主觀的症狀(例如:疼痛、頭暈)及客觀的徵兆(例如:心跳率、血壓)。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6/05/30

長期照護
【中風照顧】中風後 要怎麼吃才能顧及營養與健康呢?
腦中風泛指,因腦血管發生病變而引起的腦神經組織破壞,由於是腦血管病變所引發的,所以在飲食上的照顧就需要把握兩大原則:避免增加血管的負擔,以及預防因咀嚼、吞嚥困難而產生的問題。
趙光鹽
2016/05/30

樂活養生
遠離隱形殺手 六原則預防腦中風
避開三高讓腦血管別阻塞以對抗中風,可以參與以病友為中心的支持自助團體,一起努力、預防二次中風的發生。
護理師 方慧雅
2016/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