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病症知識
大病初癒、手術後、癌友怎麼照顧?多醣體完整調養金三角
根據國外研究調查顯示,有「4成癌友死於營養不良,而非癌症本身」,透過「癌友飲食及癌症營養認知調查」發現,有超過八成的癌友在治療期間可能因食慾、味覺改變導致難以進食。
愛長照企劃編輯
2019/06/24
病症知識
值得注意的癌症症狀(懶人包)
癌症造成的疲憊會讓人真的好累好累,即使休息一整天也難以改善。有些人是白血病的初期,血球功能和數量變化而讓人很累。另外有些人則是因為罹患大腸癌或胃癌,腫瘤處持續出血而不自知。
照護線上
2019/06/13
病症知識
比癌症更致命的疲球心-心臟衰竭
「心臟衰竭除了心臟無力之外還有很多併發症,因為血液打不出去,無法供應全身所需,腦部、腎臟、肝臟等重要器官的功能就會變差,而漸漸導致多重器官衰竭。」
照護線上
2019/05/03
病症知識
內分泌系統裡最常見的癌症 – 甲狀腺癌(懶人包)
通常就診後醫師會先問問家族史或有沒有經歷過輻射暴露等事件,再來就是脖子處的觸診,看甲狀腺有沒有腫大。
照護線上
2019/04/28
心靈加油站
如何優雅的面對困境-《當老發生時,只能絕望嗎?》
「我會以自己的方式過活,接受因現況而生的痛苦跟憂傷,我也會尋找美麗、智慧跟喜樂。」
柿子文化
2019/04/18
病症知識
三代家人有三人患鼻咽癌 當心全家都是高危險群
一般癌症復發有八成是在治癒後兩年內發生,所以治癒後前兩年要密集追蹤。一般是一到三個月回診,兩年以後延長為三到六個月回診,超過五年後復發率低於5%,就可以每半年到一年追蹤即可。
資深醫藥記者 丁彥伶
2019/04/12
病症知識
脖子腫大不痛不癢 竟然是鼻咽癌轉移?上頸部無痛腫大、早上第一口痰有血絲 是警訊
因為鼻咽的位置很深,在鼻腔後方與口咽上方,很難直接看到,必須使用鼻後鏡或鼻咽內視鏡等特殊工具才能看得到,而且早期的症狀真的就是像小感冒一樣很不明顯。
資深醫藥記者 丁彥伶
2019/04/08
社會資源
近9成病人在這些醫院獲得整合醫療,癌症診療品質認證名單
癌症的治療複雜度高,常需要不同科別的配合,國民健康署推動品質認證醫院打破過去的模式,整合與癌症相關的科部,成立多專科醫師團隊及整合式照護門診。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9/04/05
心靈加油站
你想要脫離病症的困擾嗎?先回答4個問題-《愛的醫療奇蹟》
生病讓人「可以」做一些平常不能做的事,比較容易去拒絕不受歡迎的負擔、責任、工作,或是其他人的要求。也可以讓人去做一些一直想做但「沒有時間」做的事情,能夠好好地沉思、冥想,規劃新的生活方式。
柿子文化
2019/03/30
病症知識
治療癌症新希望:治癌疫苗與免疫療法-《免疫的威力》
最近史坦福大學癌症研究者將基因改造過的物質打入小鼠的腫瘤中,結果好得驚人。腫瘤中的癌細胞被滅除,腫瘤消失。這個消息傳遍美國,專家們希望後續人體試驗結果能像小鼠實驗一樣。
遠流出版社
2019/03/15
病症知識
24歲女不吸菸、無家族史卻罹肺癌 長達9年興趣害了她
一名花樣年紀的女孩在健檢時意外診斷出早期肺癌,但她無家族病史也不吸菸,卻疑因長時間接觸繪畫顏料,導致肺部長出小結節,經手術後已成功切除康復。
元氣網
2019/03/13
社會資源
醫學強化了生存能力,是否也侵犯人類死亡的權利-有權拒絕急救-《二十一世紀生死課》
暫不討論酷刑凌虐等不人道行為,人對死亡的恐懼大致可以分為兩種:對死亡本身的恐懼,以及恐懼死亡到來之前必須承受的折磨。現在是怎麼回事?難道我們恐懼死亡又多了一個理由——恐懼心肺復甦術?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9/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