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社會資源
                                高齡者再婚或交友關係引發的法律問題
                                我們看到不少「高齡再婚」或「交友陷阱」的案件,衍生出財產爭議、子女繼承權受損,甚至是高齡者遭遇詐騙、被利用的情況。本文將以實際案例出發,並結合法律規定,提醒長者與家屬如何預防「假結婚」與情感詐騙。(圖片來源/Freepik)
                                林佳頻律師
                                    
                                    2025/09/26
                                
                                    長期照護
                                不只是「不想動」:理解長輩抗拒復健的5大關鍵因素
                                長輩抗拒復健的背後,並非單純「不聽話」或「懶得動」,而是疼痛、恐懼與失落交織,再加上環境與目標設定不當,讓「動起來」成為難事。唯有理解這些真正的原因,才能陪伴長輩跨出復健的第一步。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25/09/26
                                
                                    長期照護
                                失智症家人的居家環境改造:掌握色彩、環境提示與燈光
                                許多日常中看似小小的困難,對他們卻可能造成極大的困擾,居家環境的細節,都是失智者的「導航系統」,掌握簡單的環境改造技巧,能大幅改善失智者的混亂現象,以下將從三個面向切入,分享實用又容易上手的方法。(圖片來源:Freepik)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25/09/25
                                
                                    社會資源
                                長照3.0納入50歲以下失智者,家庭照顧迎來哪些希望?
                                將50歲以下失智者納入長照3.0服務,對許多家庭來說,是一份及時的支持。更多元的照顧選項、更專業的輔助,以及更充足的喘息機會,都意味著家庭能獲得力量繼續前行。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25/09/24
                                
                                    病症知識
                                老是忘東忘西?3大重點教你判斷健忘vs.失智
                                一般的健忘和失智造成的健忘,其實有幾個明顯不同之處,主要體現在三個面向。面對不確定的健忘狀況,不需要獨自承擔。及早發現、及早就醫,讓專業人士介入,能幫助延緩失智進程,同時減輕家屬的壓力。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25/09/24
                                
                                    病症知識
                                長輩「站不起來」怎麼辦?解析原因、正確協助與日常預防
                                事實上,「站不起來」可能是身體釋出的重要警訊。它背後不僅與年齡有關,還可能涉及肌力流失、關節退化,甚至隱藏急性疾病的風險。(圖片來源:Canva)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25/09/23
                                
                                    長期照護
                                失智症家人情緒波動如何安撫?用觀察日誌找到方法
                                在照顧失智症家人的過程中,令人感到無力的,不僅是日常生活的繁瑣,而是突如其來的情緒起伏。而情緒反應的出現往往不是偶然,多數可以有跡可循,可透過紀錄能幫助我們找到觸發情緒的根源、安撫方法的奏效程度。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25/09/23
                                
                                    樂活養生
                                子宮肌瘤別再長!選對食材吃對營養,平衡荷爾蒙打造6大抗肌瘤體質
                                王姿允與黃曉彤都指出,子宮肌瘤和肝臟有關,因為肝臟是代謝雌激素的主要場所,肝功能正常時,就能持續代謝刺激子宮肌瘤長大的「雌二醇」,把它轉換為「雌三醇」,然後就能透過膽汁和尿液排出體外。
                                早安健康
                                    
                                    2025/09/22
                                
                                    病症知識
                                別讓腦轉移成困擾!ALK肺癌治療帶來新希望
                                ALK基因突變肺癌的治療,隨著標靶藥物陸續問世而改變。第一代標靶藥物「截克瘤」(Crizotinib)雖較化療效果佳,無疾病惡化存活期約10.7個月,但之後上市的第二代標靶藥物,如「安立適」(Alectinib)、「癌能畢」(Brigatinib)與「立克癌」(Ceritinib)等,療效好非常多,目前是以第二代標靶藥物作為第一線治療,無惡化存活期平均可達17至35個月。
                                癌症希望基金會
                                    
                                    2025/09/19
                                
                                    樂活養生
                                CP值最高抗瘤法!精準按壓9大重點穴位,子宮肌瘤遠離開刀、告別復發
                                中醫師莊雅惠表示,與子宮肌瘤相關的臟腑,主要是肝、脾、腎三大系統。現代人氣滯的一大原因是「肝」氣鬱結;中醫的「腎」主骨,也代表生殖系統;「脾」除了主消化系統,若心情鬱悶,通常也會影響消化吸收。
                                早安健康
                                    
                                    2025/09/19
                                
                                    病症知識
                                別以為只是年紀大了! 多發性骨髓瘤的早期症狀需警覺,及早發現有機會長期共存生活
                                出現貧血、泡泡尿或骨頭疼痛,不一定只是老化的自然現象,可能是多發性骨髓瘤正在悄悄發生。這是血癌的一種,大多發生在60至70歲長者,因症狀與老化相似,常被忽略,延誤診斷,臺灣每年約新增700至800位病人。所幸近年標靶藥物大幅進步,不僅延長無惡化存活期,也改善副作用與生活品質,讓病人能把它當成慢性病,長期穩定共存。
                                癌症希望基金會
                                    
                                    2025/09/18
                                
                                    樂活養生
                                中醫「養宮」祕訣公開!3款自製中藥精油拍打按摩,預防改善子宮肌瘤
                                過往提及經絡按摩,幾乎沒有提到按摩油本身的效用。你可能有所不知,針對特定經絡,其實用專屬按摩油效果會更好。其原理與中醫用藥類似,不同藥材如果口服,消化吸收後會依據其特性,分別「歸經」,也就是影響不同臟腑及相對應的經絡。
                                早安健康
                                    
                                    202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