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者的心理健康-關於恐慌症,你比想像中知道的還要少!

照顧者的心理健康-關於恐慌症,你比想像中知道的還要少!

恐慌症的人口並不少,但卻鮮少有人知道周圍有人正在為這種病症受苦。恐慌症發作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症狀呢?

龐德體驗廚房

2017/05/22

瀏覽數 92,071



作者/代謝型態臨床心理師 王淳
 
恐慌症
(圖片來源:pixta

 
▍   是恐慌症?還是心臟病?
 
又到了每天上班的時刻,這是秀娟一天當中最討厭的一段時間,想到必須一個人坐在車上,秀娟的手心已經開始微微冒汗。
 
三年前的某一天,秀娟一個人好端端的在家裡曬衣服,突然間毫無理由地,她被一陣恐懼襲擊,瞬間感覺到天旋地轉,似乎就要昏倒了。秀娟非常的害怕,因為這種感覺又陌生又真實強烈,她從來沒有過這樣的感覺,她注意到自己的心跳劇烈的怦怦跳、呼吸也變的困難,冷汗直流,秀娟以為自己是心臟病發,想要打電話求助卻又渾身無力。
 
在完全不知道應該怎麼辦的情況下,秀娟覺得自己就要崩潰,好不容易,在二十分鐘之後,這樣的狀況慢慢緩和了下來,秀娟趕緊叫老公帶她去心臟科做檢查,沒想到檢查出來的結果一切正常,醫師轉介秀娟至身心科,並且診斷為恐慌症發作。
 
從此之後,秀娟非常害怕這種恐慌症再度發作,因此特別會迴避人多的地方,像是擁擠的公車上或是市場裡,因為她不知道在這些地方發作,有誰可以幫助她。
 

恐慌症的人口並不少,但卻鮮少有人知道周圍有人正在為這種病症受苦。恐慌症發作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症狀呢?所謂的恐慌症發作,必須符合下列的狀態。那就是,在一段特定的時間當中有強烈害怕或不適感受,突然發生下列症狀中的四項(或四項以上),並在十分鐘內達到最嚴重的程度。
 

1. 心悸、感覺到心臟砰砰跳,心跳加快
2. 出汗
3. 發抖或戰慄
4. 感覺呼吸困難或窒息感
5. 哽塞感
6. 胸痛或不適
7. 噁心或腹部不適
8. 頭暈、身體不穩、頭昏沉或暈厥
9. 失去現實感(覺得事物不真實),失去自我感(感覺與自我疏離)
10. 害怕失去控制或即將發狂
11. 害怕即將死去
12. 麻木或刺痛感
13. 冷顫或臉潮紅

 
窒息
(圖片來源:pixta)
 
 

▍   面對恐慌症必須要有的正確觀念
 
許多人甚至從頭到尾都沒有搞清楚這是怎麼回事,更遑論控制或者是治療,
因此尋求專業人員如精神科醫師或心理師的協助是必要的。
 
恐慌症來自於內心累積的壓力,也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所引發的。為了緩解或治療恐慌症,除了接受心理或藥物治療外,在日常生活當中,你可以試著攝取充足的綜合維生素(特別是B群)礦物質、吃符合自己的代謝型態飲食、避免任何刺激性的物質(例如:尼古丁、咖啡因、酒精等)。
 
另外,也可以學習靜坐冥想來舒緩神經,讓自己的身體更容易處於一個平靜的狀態;平常當你覺得恐慌症似乎況要發作時,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恐懼」這件事情上,盡量讓自己分心到外界其他事物上,或用捏痛自己、開始做心算等方法帶開自己的注意力。
 
焦慮
 (圖片來源:pixta)
 
除此之外,恐慌症患者還必須了解一些錯誤的觀念,因為曾經經歷恐慌症發作的人,在面對一般生活情境時,通常會比一般人來的焦慮,而這些焦慮可能會左右你的行為,例如:不想出門、不敢到人多的地方等。根據焦慮來自於想法的定律,您必定有一些不合理的想法在作祟,以下將釐清恐慌症者常有的錯誤想法。
 

1. 不會致命
 
由於恐慌症發作時,身體症狀與平時有極大的差別,心跳、呼吸、血壓及身體的感覺會產生劇烈改變,許多人會覺得自己心臟病發快要死掉了。
 
但其實,大部分的恐慌症患者都曾經因為各種的身體症狀就診,但是檢查結果卻是正常的經驗。如果您也是如此,請務必要了解,恐慌症本身就是一群症狀的組合,這些症狀代表的就是恐慌症本身,
您並沒有任何嚴重的身體疾病,也不會因此死亡。
 
紓解壓力
(圖片來源:pixta)
 
2. 不會昏倒 

在恐慌症發作時,許多人擔心自己會昏倒。這其實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只有當一個人在血壓過低的時候才有可能昏倒,恐慌症發作時,血壓較高,您不可能會發生在眾人前昏倒的事件。
 

3. 他人不會立刻發現
 
恐慌症發作的時候,您可能會非常非常擔心別人看出自己的糗態,這種擔心與緊張,可能使恐慌症徹底發作。但是根據一般的調查,旁邊的人其實很難觀察出您與常人有何不同,即使您急促的離開現場,旁觀者大多一頭霧水,以為您有急事離開。
 

4. 精神病發作
 
恐慌症發作時,您在當下可能會覺得這樣的症狀可能會毫無止境地發作下去,永遠都不會康復,並且越來越嚴重,甚至讓您得到嚴重的精神病而失控做出你不想做的事情。

 
恐慌症
(圖片來源:pixta)

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恐慌症的發作是一個曲線,當你感覺到自己極端不舒服時,症狀通常就會開始緩和,況且恐慌症發作一般只會持續十到二十分鐘,在醫療上從來沒有聽過恐慌症發作成為精神病的案例,您除了驚慌外,也不會做出任何傷害他人、糗事等違反您意志的事情。
 
 

▍   請不要繼續忍耐,要勇敢就醫
 
只要你對恐慌症的了解越多,你就越有辦法克服它。但是請記得,如果你正在長期地默默受苦不敢跨出就醫的這一步,請不要繼續忍耐,勇敢至精神醫療機構尋求協助,幫助自己也幫助你的家人。
 
 

關於作者 王淳:
 

台灣大學研究所 臨床心理學組碩士
專技人員高等考試臨床心理師合格
中華民國臨床心理師                   
中國大陸一級心理師                   
美國MTCA Level I代謝型態認證諮詢師  
《代謝型態飲食全書》 譯者                  
《代謝型態減重全書》 作者群之一

 
 

原文經代謝型態飲食俱樂部同意後轉載,原文請點此

 
求助
(圖片來源:pixta)


推薦閱讀:
 
1. 不要輕忽老年憂鬱症,恐誘發失智症

2. 關心一下親朋好友、左右鄰居好嗎?孤寂感可能引發憂鬱症或甚至導致失智      
 
3.
除了醫師的協助,要怎麼讓「憂鬱症」離開社會?

 
 

PAMMD_logo.jpg
關於龐德飲食>>
龐德體驗廚房的專業團隊包括:營養師、臨床心理師、運動教練、廚師、烘焙師,主要是以代謝型態檢測技術為核心理論,透過身心健康講座、個人健康教練、健康促進課程、手作健康商品等服務,把『吃對食物、用對方法、健康一輩子』的概念宣揚出去。
 

龐德飲食的其他文章:
 
 

龐德體驗廚房

龐德體驗廚房

代謝型態健康平台

龐德體驗廚房的核心成員,為亞洲地區唯一可以執行『代謝型態檢測技術』的專業團隊,包括:營養師、臨床心理師、運動教練、廚師、烘焙師,主要是以代謝型態檢測技術為核心理論,透過身心健康講座、個人健康教練、健康促進課程、手作健康商品等服務,把『吃對食物、用對方法、健康一輩子』的概念宣揚出去。 讓每位獨一無二的個體找到所屬的代謝型態,打造貼近生活、容易執行的健康促進計劃,幫助人們真正獲得健康有品質的生活。 了解更多「代謝型態」、「龐德飲食」,請到這裡看更多: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