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水泡腳賽過吃人參!加入薑汁和OO更能發汗袪濕
熱水泡腳賽過吃人參!加入薑汁和OO更能發汗袪濕
如果想要晚上泡腳,只要記得別放太多薑汁,就不必擔心陽氣太重、全身發熱而睡不著。
早安健康
2017/06/09
瀏覽數 34,419

雙腳的穴位密集、連通五臟六腑,俗語有云:「熱水泡腳,賽過吃人參。」泡腳可以「引氣下行」,引導陽氣到足底、助眠強身,也有發汗排濕氣的作用。
實行方式很簡單,睡前泡腳以38~45℃浸泡約20分鐘即可。《健康少病有妙方》作者、中醫師葉曉縈表示,酌量加入鹽或米酒也能促進全身血液循環。最好搭配按摩腳心、腳背、腳踝、腳趾到小腿,摩擦生熱也有助驅寒除濕。
▍ 增強版:生薑艾葉足湯
如果想加強發汗去濕的效果,陳曉萱醫師建議將適量薑汁(或薑泥)加入泡腳熱水中,再加上具有除濕效果的艾葉、荷葉等藥材。
這個配方簡單溫和,如果想要晚上泡腳,只要記得別放太多薑汁,就不必擔心陽氣太重、全身發熱而睡不著。
▍ 自製足貼強化陽氣、排毒祛濕
近年來日本、泰國等地的「足底貼布」也非常熱銷,薄薄一片貼在腳底板,號稱睡一覺之後足貼的顏色變黑,就是吸出了體內囤積的廢毒廢水,因此民眾趨之若鶩,在藥妝店一買就是好幾盒。
其實,足底貼布也可以自己在家做。陳曉萱中醫師說,足底貼布的原理類似夏日排毒強身的「三伏貼」,是以溫熱配方來強化體內陽氣,透過提升代謝、刺激發汗來排出多餘的毒素與濕氣,原料容易取得,製作方法也很簡單。
▍ 醫師配方:生薑足貼
以適量麵粉為基底,加上有溫熱效果的薑汁、細辛一併攪勻成膏狀,塗抹在剪成小塊的棉布上,使用時用透氣膠帶固定於腳底即可。
●小提醒
1. 麵粉太多,貼布的效果會不明顯, 要留意比例。
2. 盡量於白天使用,期間不宜從事激烈活動。
3. 肌膚過敏者應避免;若使用時刺痛灼熱、起水泡,應盡快取下貼布。
4. 平時還是要控制飲食、多運動,否則光靠貼布效果有限。

(圖片來源:pexel)
▍ 足浴VS足貼
如果是體質較為敏感的人,晚上使用溫熱、陽氣較重的足底貼布可能會難以入睡,不妨用較為溫和的泡腳來取代。泡腳時只要依照自己的體質適當調整配方,就算在晚上進行也不會影響到睡眠。

(圖片來源:pixta)
本文經早安健康授權轉載。原文請點此
此為《早安健康》6月號《除體濕,就能斷病根》部分內容,完整內容請洽《早安健康》6月號
推薦閱讀:
1. 代謝停滯,難怪濕氣排不出!中醫推薦3穴位養脾化濕
2. 重啟身體排濕機能!運動注意1件事,有效發汗排濕氣
分享
文字
100%
120%
140%
Related Articles
延伸閱讀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