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明、截肢,都是糖尿病併發症惹的禍!

失明、截肢,都是糖尿病併發症惹的禍!

高居十大死因第五名的糖尿病,其中有50%的患者死於心血管疾病,在臺灣醫界第五十二期的期刊中更提到,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罹患率更比一般人高出2-4倍,不僅容易造成血管、神經病變,更衍生許多嚴重的併發症。

iHealth 政昇處方宅配藥局

2017/07/20

瀏覽數 30,352



根據2016年衛福部資料顯示,台灣18歲以上國人糖尿病盛行率為11.8%,約有227萬名糖尿病患。
 
特別注意的是,高居十大死因第五名的糖尿病,其中有50%的患者死於心血管疾病,在臺灣醫界第五十二期的期刊中更提到,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罹患率更比一般人高出2-4倍,不僅容易造成血管、神經病變,更衍生許多嚴重的併發症。
 
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不僅影響患者的健康及生活品質,更可能危及生命安全,身為患者應特別注重血糖的控制,ㄧ般民眾除減少糖份的攝取外,也必須留意是否有家族病史,並戒除不良的生活習慣,如此一來才能遠離糖尿病併發症的侵擾。
 
在介紹糖尿病併發症之前,先帶大家簡單了解,糖尿病的主要類型有哪些:
 

▍  第一型糖尿病
 
主因是先天的遺傳和免疫系統有關,人體胰臟中的胰島素合成細胞被破壞,造成胰島素的分泌功能受到限制,而無法主導身體降血糖的機制,需要注射胰島素來控制病情。
 
此類型約占糖尿病總數的3%,患者多是兒童或年輕人,但也可能發生在各個年齡層。特徵有多尿、夜尿、劇渴、體重流失等等。
 

▍  第二型糖尿病
 
此為最常見的糖尿病類型,與遺傳、肥胖、不良習慣等有關,主因是因為胰島素的分泌發生阻抗或衰退,導致分泌量不足或異常而影響血糖的調節,可以透過減重、改變生活型態、飲食等方式來改善。
 
患者多屬於中年人士,但近年來年輕患者的病例有持續增加的現象。特徵有多尿、劇渴、夜尿。
 

▍  妊娠糖尿病
 
在懷孕期間約有3%的孕婦會得妊娠糖尿病,約發生在中後期,因懷孕產生的生理變化,如代謝功能或賀爾蒙的分泌,影響胰島素的作用,而導致懷孕時出現高血糖的現象,在懷孕24-28週時應接受檢查並記錄血糖的變化。
 
另外,得過妊娠糖尿病的媽媽會增加日後罹患糖尿病的機率,應定期檢查並追蹤。
 

▍  糖尿病慢性併發症
 
糖尿病併發症

人體的大、小血管以及神經系統等等,都容易受到血糖濃度過高或異常而產生病變,進而導致併發症的出現,並影響身體各部位。以下主要為大家介紹幾種常見的慢性併發症:
 
1. 大血管病變
 
主要造成動脈硬化、冠性動脈疾病,常併發高血脂症或高血壓,造成腦中風、心肌梗塞與周邊血管阻塞。控制血糖、血脂、血壓與戒菸,都是減緩大血管病變的根本之道。
 

2. 眼睛病變
 
眼睛是我們的靈魂之窗,也是人體非常重要的感官受器,糖尿病患者眼睛的病變機率也較一般人高出許多,常見的有視網膜病變、黃斑部病變等等,更可能誘發白內障、青光眼。
 
2011年健康署的委託調查中發現,就醫的糖尿病友中,視網膜病變盛行率高達31.1%,相當於每10人就有3人眼睛出現病變。
 
病變的主因是視網膜內微小血管性異常、視網膜內出血或所有影響視網膜缺血的症候,造成視網膜撕裂或剝離,嚴重將導致失明。患者應至少每年檢查眼底一次,若有異狀應盡快接受治療。
 

3. 腎臟病變
 
發生在約1/3的第一型糖尿病患者身上,主因是血糖的控制不良而導致腎臟病變,進而出現尿蛋白量的異常、血壓升高、慢性腎衰竭的情況,糖尿病的腎病變也是造成尿毒症的主因之一,嚴重可能導致終身洗腎的後果。
 
若出現腎病變,則需要限制蛋白質的攝取,並積極控制血糖與血壓以延緩惡化
 

4. 神經病變
 
可能出現多種神經的病變,如神經根、多神經、自主神經等等。
 
神經根病變的症狀有疼痛或感覺喪失;多神經病變會喪失足踝反射,穿襪或戴手套時的震動感、溫度感、觸覺或針刺感覺的喪失;自主神經病變則會引起胃局部麻痺、腹瀉、便祕或排尿困難、尿失禁等等的情況。
 
治療神經病變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控制血糖,早期診斷與加強自我照護,才能降低神經病變的風險。
 

5. 足部病變
 
離我們中樞神經最遠的地方稱為周圍神經,由於糖尿病患者血糖過高的因素,使得神經系統遭受損害,造成周圍神經感覺喪失、血管阻塞或傷口潰傷感染,四肢也首當其衝受到影響。
 
常出現的症狀有四肢麻木、刺痛、觸覺喪失,由於血液循環不良,足部若受傷時較難以痊癒,嚴重引發感染時,更可能面臨截肢的命運。
 
患者應定期檢查足部皮膚是否有異狀,穩定控制血糖,選擇合腳的鞋以避免受傷
 
控制血糖
(圖片來源:pixabay)
 
依據國民健康署103年的資料統計,發現40歲以上民眾健康檢查結果有8.5%近15萬人新發現血糖異常。
 
在血糖控制較差的糖尿病患者中,體內糖化血色素的數量會遠高於正常人,糖化血色素(HbA1c)主要為血液中平均葡萄糖濃度的參考標準。根據英國大型研究 UKPDS 所示,降低1%的糖化血色素,能有效降低心肌梗塞、視網膜病變等併發症風險。
 
糖尿病

糖尿病的發生通常為不可逆的,將會終身伴隨著我們,疾病的初期影響的不只是生理,也會影響心理或家庭生活。
 
糖尿病控制的基本法則,在於患者的自我照顧能力、家人支持及社會資源的應用,患者亦不用過度焦慮,配合藥物治療、規律運動、飲食控制、定期檢查,使血糖保持正常,就能與糖尿病和共存,遠離併發症的侵襲。
 

參考資料:
衛生福利部
衛生署國民健康署 糖尿病與我
《回憶內科學》作者/JAMES D.BERGIN


 
原文經政昇處方宅配藥局同意後轉載,原文請點此

 


繼續閱讀:
 
1. 【照顧技巧】糖尿病的日常生活照顧
 
2.
糖尿病也會低血糖 關鍵在於「10分鐘內進食」

3. 糖尿病「足」注意! 輕忽足部傷口 小心導致截肢


 政昇處方宅配藥局
 
關於iHealth 政昇處方宅配藥局>>
 
對您來說,看病、領藥就像逛街一樣方便,但對許多慢性病患而言,每次出門如同跋山涉水。
 
預約送藥、分享文章,甚至簡單一句「你知道不用出門就能領藥嗎?」都能改善台灣醫療資源不平等的問題。您不必花任何一毛錢,就能幫助醫療資源傳遞得更遠。
 
官方網站:
http://www.ihealth.com.tw/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iHealthPharmacy

iHealth 政昇處方宅配藥局的其他文章:

     

 
愛長照謝謝您長期的支持,如果您對內容有任何疑問,或想提供更多更新的長照資訊給我們,歡迎聯絡我們:
service@ilong-termcare.com
iHealth 政昇處方宅配藥局

iHealth 政昇處方宅配藥局

居家藥事照護平台

對您來說,看病、領藥就像逛街一樣方便,但對許多慢性病患而言,每次出門如同跋山涉水。 預約送藥、分享文章,甚至簡單一句「你知道不用出門就能領藥嗎?」都能改善台灣醫療資源不平等的問題。您不必花任何一毛錢,就能幫助醫療資源傳遞得更遠。 動動手指,點擊下方官方網站連結,瞭解不出門就能領藥的方法!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