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十大死因

共有 18 則相關文章

新聞政策
三高慢性病佔十大死因半數 4至7成民眾不自覺三高異常
三高相關疾病危害國人生命健康、增加健保支出的負擔不可忽視,民眾可多加利用免費成人健檢服務,從源頭預防三高及慢性疾病。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24/06/12
病症知識
沈默的殺手高血壓!十大死因中半數跟它有關-高血壓的症狀、治療與預防
臺灣人的飲食偏好重口味,重鹹、重甜又重油,重鹹的鈉會使水分滯留體內、甜食使三酸甘油脂升高易引起血管發炎硬化、油脂易引起血管阻塞,這些都是容易引發高血壓的因子。
資深醫藥記者 丁彥伶
2019/01/16
病症知識
中風奪走十萬條人命 國健署推「臨微不亂」 提醒民眾中風警訊
國健署結合台灣神經學學會、台灣腦中風學會資源,共同推廣中風口訣FAST(FACE、ARM、SPEECH、TIME)的中文化:「臨微不亂」。讓民眾能夠方便記憶、判斷,在發現急性中風症狀時,能立即或協助他人就醫。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8/11/09
病症知識
癌症疼痛高達80%沒有紓解?醫師提醒:找對的方法就能有效緩解
病友在生活或是治療期間若有疼痛問題,一定要告訴醫療人員,千萬不要因為擔心常常說痛會被認為麻煩病人而暗自忍痛,能夠完整且清楚的敘述,就可以決定疼痛治療品質的關鍵第一步。
癌症希望基金會
2018/09/26
社會資源
有癌症病史沒保險!保險怎麼買比較好?
每一險種針對癌症保障的功能都不一樣,鄧惠月建議,可以依照下列投保的優先順序來思考:若是預算不足,在規畫基本的癌症保障時,首要重視「一次性給付」的規畫,至少保障罹癌後的生活與治療費用。
Smart智富
2018/09/24
病症知識
佔據死亡人口¾!原來十大死因原來都與「缺氧」有關
大腦重量雖只佔人體總合的約2%,卻占了體內氧氣消耗的20%,比起身體的其他細胞需要更高的代謝率,若無給予足夠的氧氣,就會導致細胞死亡。
早安健康
2018/08/23
病症知識
癌症十大警訊別輕忽 有這些症狀要趕緊看醫生
以下整理「癌症十大警訊」,歡迎大家分享給親朋好友,不要輕忽身體早已告訴你的徵兆,立即就醫檢查與治療,以免一拖再拖,而造成自己與家人的遺憾。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8/08/16
病症知識
肺癌初期無徵兆!避免8大危險因子
早期肺癌完全沒有症狀,當有症狀產生時,7成病患已是局部晚期或已轉移。常見症狀包含持續咳嗽、痰中帶血、胸痛、哮鳴、喘鳴和呼吸急促等。若產生轉移現象,可能發生淋巴腺腫大、中樞神經系統侵犯、骨骼疼痛、高鈣血症及黃疸等症狀。
Uho優活健康網
2018/06/29
新聞政策
十大死因癌症仍首位、咖啡店員變照顧專家2018銀髮展結盟、喘息服務新制七月上路6/22【新聞彙整】
衛福部公布的106年十大死因與十大癌症死亡率,無論是男性與女性,都應了解健康對生命的重要性,進一步防範未然;有本生活坊(有本)21日參加「台灣國際銀髮族暨健康照護產業展」時表示,希望尋求更多長照業者加入產業照顧聯盟。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8/06/22
病症知識
106年十大死因,癌症仍具首位
十大死因死亡人數合計13萬1,993人,占總死亡人數76.8%。其中男性為10萬1,686人,是為女性7萬171人的1.4倍。在年齡上,1至24歲死亡人口以事故傷害居死因首位;25至44歲以癌症與事故傷害居前二位; 45歲以上,則以慢性疾病的癌症與心臟疾病為死因前二位。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8/06/22
樂活養生
早晚一杯水能護心,這樣吃降30%心血管疾病風險
常常覺得口渴、長時間沒有尿意、尿色偏濃…這些現象都代表身體缺水了!當身體陷入隱性缺水危機,長久下來也有可能導致心臟病。身體隱性缺水再加上睡眠中流汗、呼氣,水分流失造成,血壓下降、血流減緩的結果,在早晨特別容易形成血栓而導致心臟病。
早安健康
2017/12/10
病症知識
連續9年第二大死因!注意心臟病9徵兆可能救你一命
胸口悶痛,是大多數人對於心臟病發作時的印象。其實從胸悶易喘,到肚子痛、噁心、流冷汗、焦慮甚至是水腫,若頻繁出現都可能是心臟病的徵兆,多加注意就能及時就醫,從死神手中搶回一命的機會也隨之增加!
早安健康
2017/12/10
1 2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